
作者:刘成信
页数:180页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5341146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杂文(百部)卷三·当代部分:吴非集》收录了作者吴非近些年来的优秀随笔杂文。这里有最酣畅的文字、最勇敢的呐喊、最精粹的传承、最真挚的情感、最冷静的思考、最清醒的坚持……在这个纷扰多变的年代,我们选择读书悟道,寻找精神安顿之所。
《中国杂文(百部)卷三·当代部分:吴非集》中的这些文章有事实、有根据、有分析、有理论、有文采,是非常优秀的杂文。
作者简介
吴非,本名王陈生,1950年生于南京。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任教于南京师大附中。1988年以来写作杂文随笔,1996年被授予首届“林放杂文奖”。著有《中国人的人生观》、《中国人的用人术》、《污浊也爱唱纯洁》等,主编((新语文读本·写作》、《高中文言读本》、《激情的森林》等。
本书特色
《中国杂文(百部)卷三·当代部分:吴非集》收录的是我国著名杂文作家吴非近些年来的优秀随笔杂文。面对历史上的那些人和事儿及当下的社会现象,作者都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作了深刻的剖析,见解深刻,启人才智,让人品尝到历史深处的隽永况味。
前言
写杂文于我,在开始时,是有趣的事;无趣的事,则不可能持续至今。1987年,在报社’-3编辑的同学找到我,命我开杂谈专栏,我说忙,不想写;她说“你再不写,以后就不会写了”。我翻然醒悟,大学毕业后就没写过杂谈,真有些手生了。当时晚报仅四开四版,版面金贵,我不敢拂朋友美意,也不敢给人家添麻烦,于是写了三个不同样的,分别叫“张非”、“李非”、“吴非”,让编辑自选。没想到两天后专栏已开张,登的是署名“吴非”的那篇,从此不便改名,一直用到今天。
后来的经历与感受,与其他作者大致相同,没什么特别之处。我想,杂文于今,不过是变着法子说些真话。说真话需要动脑筋,是对入的侮辱,然而也只能如此。常翻看收到的各种杂文集,发现多年来杂文作者不厌其烦翻来覆去探讨的、那些有可能令编辑为难的话题,在世界的绝大多数地方,不过是小孩子都明白的常识。我于是怀疑,我们是不是浪费了母语的滋养。我读杂文,是看聪明人怎样发现,看高明人如何幽默,看杂文家和报刊编辑们的生存智慧。
近年来,我更关注教育问题,其中的道理不言而喻。
如果我们的下一代仍然缺乏怀疑与批判的精神,仍旧缺乏自由表达的激情,那么我们民族的未来将仍然缺乏创造力。作为教师,我只能这样明明白白地说出来。
翻检这些旧文,并无特别的感受,水平不高不能归咎于环境,无愧于心的,是这么些年,没有违背意愿去写。
是为序。
2012年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