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董华明,李米龙,邢晓辉主编
页数:248
出版社:中国财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0476170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 大学是人生发展的新阶段 ; 大学学习特点和学习技巧 ;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材 ; 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 ;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 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等。
作者简介
董华明,讲师,现任湖南科技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任就业与创业指导课教师。2000年9月-2004年6月,就读于湖南理工学院外语专业,获得文学学士学位, 2006年3月-2009年12月,就读于湘潭大学法学专业,获得法学硕士学位。2004年进入湖南科技学院,从2004年至今一直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后在《中国教育学刊》等核心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十余篇。研究方向主要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
本书特色
本书以“学会做人”为切入点,结合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突出当前大学一年级新生进校后所面临的从中学到大学新环境适应转变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和回答的人生理想、人际交往、学习问题、心理感情问题、“三观”教育、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培养等矛盾困扰,为大学生进校后,适应新环境、确立新的人生目标、健康成长成才提供帮助。
目录
第一章 大学是人生发展的新阶段 (1)第一节 大学概述 (1)
第一节 学习概述 (34)
第三章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54)
第一节 人际交往概述(54)
第一节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76)
第五章 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 (97)
第六章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116)
第一节 价值观与大学生价值观 (116)
第七章 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133)
第一节 大学生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33)
第八章 弘扬民族精神 做坚定忠实的爱国者 (143)
第一节 爱国主义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143)
第一节 道德的起源、本质及社会作用 (165)第一章 大学是人生发展的新阶段 (1)
第一节 大学概述 (1)
第二节 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及特点 (9)
第三节 环境的改变与适应 (16)
第四节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21)
第二章 大学学习特点和学习技巧 (34)
第一节 学习概述 (34)
第二节 大学教学形式的基本特点与学习 (39)
第三节 大学学习的特点和基本规律 (46)
第四节 培育良好的学风 (52)
第三章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54)
第一节 人际交往概述(54)
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60)
第三节 正确处理友谊与爱情 (64)
第四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材 (76)
第一节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76)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 (82)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调适 (88)
第五章 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 (97)
第一节 对人生和人生观的思考 (97)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人生观的特征 (105)
第三节 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 (107)
第六章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116)
第一节 价值观与大学生价值观 (116)
第二节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容 (122)
第三节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践 (126)
第七章 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133)
第一节 大学生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33)
第二节 大学生理想出现偏差的原因剖析 (136)
第三节 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 (139)
第八章 弘扬民族精神 做坚定忠实的爱国者 (143)
第一节 爱国主义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143)
第二节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150)
第三节 做坚定忠实的爱国者 (160)
第九章 加强道德修养 (165)
第一节 道德的起源、本质及社会作用 (165)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167)
第三节 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172)
第十章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178)
第一节 道德品质及其形成与发展 (178)
第二节 自觉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182)
第三节 科技道德与环境道德 (188)
第四节 网络发展与网络道德 (191)
第五节 加强道德修养 提升道德境界 (196)
第十一章 增强法律意识 培育法治精神 (198)
第一节 法的本质和历史发展 (198)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作用 (201)
第三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207)
第四节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210)
第五节 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213)
第十二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217)
第一节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17)
第二节 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223)
第三节 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232)
参考文献 (242)
信息
第一节 学习概述 (34)
第三章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54)
第一节 人际交往概述(54)
第一节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76)
第五章 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 (97)
第六章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116)
第一节 价值观与大学生价值观 (116)
第七章 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133)
第一节 大学生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33)
第八章 弘扬民族精神 做坚定忠实的爱国者 (143)
第一节 爱国主义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143)
第一节 道德的起源、本质及社会作用 (165)第一章 大学是人生发展的新阶段 (1)
第一节 大学概述 (1)
第二节 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及特点 (9)
第三节 环境的改变与适应 (16)
第四节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21)
第二章 大学学习特点和学习技巧 (34)
第一节 学习概述 (34)
第二节 大学教学形式的基本特点与学习 (39)
第三节 大学学习的特点和基本规律 (46)
第四节 培育良好的学风 (52)
第三章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54)
第一节 人际交往概述(54)
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60)
第三节 正确处理友谊与爱情 (64)
第四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材 (76)
第一节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76)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 (82)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调适 (88)
第五章 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 (97)
第一节 对人生和人生观的思考 (97)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人生观的特征 (105)
第三节 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 (107)
第六章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116)
第一节 价值观与大学生价值观 (116)
第二节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容 (122)
第三节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践 (126)
第七章 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133)
第一节 大学生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33)
第二节 大学生理想出现偏差的原因剖析 (136)
第三节 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 (139)
第八章 弘扬民族精神 做坚定忠实的爱国者 (143)
第一节 爱国主义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143)
第二节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150)
第三节 做坚定忠实的爱国者 (160)
第九章 加强道德修养 (165)
第一节 道德的起源、本质及社会作用 (165)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167)
第三节 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172)
第十章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178)
第一节 道德品质及其形成与发展 (178)
第二节 自觉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182)
第三节 科技道德与环境道德 (188)
第四节 网络发展与网络道德 (191)
第五节 加强道德修养 提升道德境界 (196)
第十一章 增强法律意识 培育法治精神 (198)
第一节 法的本质和历史发展 (198)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作用 (201)
第三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207)
第四节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210)
第五节 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213)
第十二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217)
第一节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17)
第二节 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223)
第三节 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232)
参考文献 (242)
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