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詹姆斯·R.福尔摩斯
页数:250页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01016562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首部研究印度当前海洋战略的论著。书中详细论证了西方海洋思想与印度海洋传统之间的关系。 历史上,欧洲和亚洲的命运因海洋而迅速逆转。欧洲国家开始探索海洋而亚洲国家放弃海洋的历史导致了随后若干世纪亚洲从属于西方文明的结局。直至今天,美国,一如当年的英国一样,掌控着世界海洋的霸权。然而,这种国际海洋战略背景下,21世纪的亚洲国家开始改变对海洋的认识,并且开始重新发展海军力量。其中,中国和印度的改变最为凸显。它们不但投入了大量的财力、武力发展海军力量,而且还提出了驾驭新时代海军力量的战略思想。这是亚洲国家积极发展海洋力量的时代背景。 基于这样的背景,本书对如下印度海洋战略问题做出解答:(1)面向未来,印度将怎样看待海洋;(2)新德里政府将执行何种海洋战略,打造何种海洋力量; (3)印度的领导人将如何运用这些战略力量。本书以唯物主义的视角全面审视印度海军的同时,还广泛地讨论了哲学传统、社会历史及文化对海军的客观影响。 本书的出版将为研究海军力量、海军战略、印度政治以及亚洲其他相关问题的学者们带来帮助。
本书特色
本书是首部研究印度当前海洋战略的论著。书中详细论证了西方海洋思想与印度海洋传统之间的关系。历史上,欧洲和亚洲的命运因海洋而迅速逆转。欧洲国家开始探索海洋而亚洲国家放弃海洋的历史导致了随后若干世纪亚洲从属于西方文明的结局。直至今天,美国,一如当年的英国一样,掌控着世界海洋的霸权。然而,21世纪的亚洲国家开始改变对海洋的认识,并重新发展海军力量。其中,中国和印度最为凸显。基于这样的背景,本书对如下印度海洋战略问题做出解答:(1)面向未来,印度将怎样看待海洋;(2)新德里政府将执行何种海上战略,打造何种海上力量; (3)印度的领导人将如何运用这些战略力量;(4)有哪些区域及全球因素影响印度海上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本书以唯物主义的视角全面审视印度海军的同时,还广泛地讨论了哲学传统、社会历史及文化对海军的客观影响。
目录
第二章 印度海洋身份认同的逻辑
印度是否有可用的海上经历?
印度战略思想的影响因素——大杂烩还是满汉全席?
印度战略文化终归何处?
印度的思维地图包括海域吗?
佛教学说、甘地精神和印度的软实力观念
考底利耶:印度的马基雅维利
印度的向陆世界观
崭露头角的向海世界观?
英国的遗产
什么能将印度海洋身份认同向海拓展?
第三章 印度战略——以美国为鉴
美国昔日的魅力
尼赫鲁借鉴门罗主义
门罗主义是(不是)什么?
“罗斯福推论”
印度的未来:搭便车者、治安官还是铁腕强人?
结语:为什么是门罗主义?
第四章 海权之法则——印度海上学说及战略
海洋对国家安全目标的贡献
印度大战略与海上战略
第五章 印度的常规海军实力
财政资源
印度海军的部队结构——当前的和规划中的
插曲:印度海军的航空部队能够支撑什么样的“门罗主义”?
其他实力
采购计划所面临的挑战
行动和演习
联合协作、跨机构协作及联盟协作
第六章 印度海上核战略与核力量
核起源和核学说
印度海军对核角色的兴趣
现有核力量
未来核力量
未来海上核力量结构要求
第七章 美国海上战略与印度——海洋协议之基?
纳入美国海上战略
机构利益交汇
制定方案
战略性紧急任务
核心能力范围扩大
执行优先事项
在印度洋执行海上战略
东南亚
关于美国海上战略的印度观点
为时尚早
结语:不要指望同印度发展“天然”联盟或伙伴关系
第八章 中国转向印度洋海域
中国在印度洋海域的能源安全问题
关于印度海权的中国观点
中国应对印度洋紧迫需求:发挥软实力
中国应对印度洋紧迫需求:立足岛屿
中国印度洋海军雄心的战略性决定因素
作战及部队结构决定因素
第九章 其他区域因素的影响
印度和巴基斯坦
印度与东南亚
印度与非洲之角
印度与澳大利亚
印度和日本
一些启示
第十章 印度与公域——尼赫鲁的逻辑,考底利耶的法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