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盛松成,翟春著
页数:452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0498621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于2015年4月出版后,受到金融理论界和读者的广泛关注。尽管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方式正逐步从以数量型调控为主,转变为以价格型调控为主,但研究数量型调控方式在我国未来较长时期中仍具有现实意义。目前,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变化与主要经济金融指标,如GDP、CPI、利率、汇率和资产价格等都有较密切的关系。货币供应量是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指标。研究货币供给过程对货币政策操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再版,修订了第一版前十章的部分内容,将统计数据更新至2015年末,并新增了以下三章内容:第十一章“国际金融危机后非常规货币政策与货币供给”;第十二章“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供给”;第十三章“央行数字货币与货币供给”。
本书特色
盛松成、翟春著的这本《中央银行与货币供给(第2版)》对有关中央银行和货币政策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和准确的阐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中国与国外经验相结合是该书的重要特点。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金融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央行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中间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都在发生重要变化。本书是帮助我们理解和把握这些变化的难得的参考书。
目录
第一节 货币定义
第二节 主要国家货币供应量体系
第二章 货币供给理论——货币乘数分析
第一节 菲利普斯的货币乘数理论
第二节 米德的货币供给模型
第三节 弗里德曼一施瓦兹的货币供给决定理论
第四节 卡甘的货币供给决定理论
第三章 基础货币
第一节 基础货币的本质和特征
第二节 基础货币的来源和运用
第三节 美国的基础货币
第四节 我国的基础货币
第五节 准备金调整额和调整后的基础货币
第四章 货币乘数
第一节 美国的货币乘数
第二节 通货比率
第三节 准备金比率
第四节 我国的货币乘数
第五章 金融创新与货币供给
第一节 与货币供给直接相关的金融创新
第二节 金融创新对货币定义和货币量的影响
第三节 金融创新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第四节 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指标M1的影响
第五节 金融创新对我国货币供应量统计的影响
第六章 货币供给理论中的“新观点”
第一节 《拉德克利夫报告》
第二节 格利和肖与金融中介机构理论
第三节 托宾与“新观点”
第四节 布伦纳等人与反“新观点”
第七章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与货币供给
第一节 存款准备金制度概览
第二节 美国存款准备金制度与货币供给
第三节 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及其有效性分析
第八章 再贴现政策与货币供给
第一节 再贴现政策概览
第二节 美联储再贴现政策实践与货币供给
第三节 我国再贴现和再贷款政策实践
第九章 公开市场操作与货币供给
第一节 公开市场操作概览
第二节 美联储公开市场操作实践及其有效性
第三节 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实践及其有效性
第十章 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第一节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理论
第二节 以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的西方主要国家货币政策实践
第三节 我国以货币供应量为中间目标的货币政策有效性
第四节 未来的货币政策模式——数量型调控与价格型调控相结合
第十一章 国际金融危机后非常规货币政策与货币供给
第一节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国际金融危机后美日欧等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及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第三节 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货币政策及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第十二章 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供给
第一节 社会融资规模产生的背景与过程
第二节 社会融资规模的内涵与构成
第三节 我国社会融资规模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第四节 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
第五节 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共同构成了货币政策的二元传导机制
第十三章 央行数字货币与货币供给
第一节 为什么是央行的数字货币?
第二节 如何推广央行数字货币的使用?
第三节 央行数字货币与货币供给
附录 虚拟货币本质上不是货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