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先达等著
页数:238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30023226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某种学说创立者的形象的变换,在历目前并不罕见,但像马克思这样引起广泛的、持久的、世界性的争论,聚讼纷纭,分歧如同冰炭,是少见的。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离马克思自己的时代越远,对马克思认识的分歧越大。《被肢解的马克思》以了解和恢复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为目标,廓清了马克思以后对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曲解乃至误解。
作者简介
陈先达,男,1930年12月30日生,原籍江西省鄱阳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哲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市社科联顾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哲学组组长,全国高校“两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95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1956年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班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主任,第三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市哲学学会会长。著作和论文曾获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两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两次获吴玉章奖金一等奖。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学与研究工作。著有《处在夹缝中的哲学—走向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陈先达文集》(六卷本)、《问题中的哲学》、《哲学心语》、《信仰与探索》、《哲学闲思录》、《漫步遐思》、《静园夜语》、《宜园杂论》、《史学拾零》等。合著有《被肢解的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哲学总览》、《人的哲学》,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提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干部哲学词典》、《历史唯物主义新探》等,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
目录
导论按照马克思主义本来面目认识马克思
第一章无产阶级的普罗米修斯
一、作为伟大科学家的马克思
二、作为伟大革命家的马克思
三、用真理征服世界
第二章黄金时代出现的“危机”
一、在历史的转折点上
二、“信奉者”的倒戈
三、问题与答案
四、马克思是一个哲学家吗?
五、历史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交锋
六、在科学与价值问题上的困惑
第三章“重建”马克思: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
一、“新解释”的总框架
二、倚重主体性的“总体性”原则
三、历史主体—客体的辩证法
四、走出低谷的尝试
五、实践哲学与文化批判
第四章“两个马克思”的神话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现”
二、“从风尘仆仆的斗士到愤世嫉俗的道德家”
三、异化是马克思思想的核心吗?
第五章形形色色的“补充”与马克思的变形
一、“心理剖析”与“反思革命”
二、对马克思主义批判性的曲解:“日常生活批判”和“社会
批判理论”
三、萨特和哈贝马斯的梦幻
四、一种希望的追求
第六章分裂“德奥古利兄弟”的阴谋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立”的神话
二、“人本主义的马克思”和“科学主义的恩格斯”的
虚构
三、唯物辩证法的蒙难
四、历史辩证法和社会发展观
第七章“第三个马克思”的发现:最后的手稿
一、“第三个马克思”的虚构
二、并不困惑的“晚年困惑”
三、马克思是一个人类学家吗?
四、“人类学马克思主义”的误区
第八章“马克思主义宗教化”的趋势
一、“马克思主义宗教化”思潮的滋生和蔓延
二、作为“预言家”的马克思
三、荒谬的类比:马克思主义与宗教的所谓共同点
四、两种信仰:马克思主义与宗教的对立
第九章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前进
一、对历史经验的反思:坚持和发展的辩证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资本主义
三、社会主义改革的两种趋向: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
主义
四、作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结束语未来属于马克思主义
原版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