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保冬妮著;洪涛徐慧静绘
页数:44
出版社:希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3797259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端午节被韩国申遗是中国人心头永久的痛。这古老的中国节日历来在夏季到来的时候,在大江南北被每一个中国人惦记着、准备着,赛龙舟、包粽子成为我们一生中不能忘记的重要节日。
作家保冬妮曾经作为民间使者参加过韩国端午祭的活动,这次的经历叫她感触良多。韩国人不吃粽子、也不赛龙舟,他们的端午与我们的端午意义完全不同。但是,韩国的民间文化受到国家的保护和重视,于是端午成为全民祭祀的节日,也成为旅游的热点。同时,作为民间使者访问的还有中国乡村制作龙舟的手艺人,精雕的龙头和每一天定时包出的粽子免费品尝,叫韩国民众欣喜不已,于是,保冬妮萌生了做一本中国端午节绘本的想法。画家的组合是著名的连环画画家洪涛教授以及他的研究生徐慧静,洪涛教授与保冬妮的合作,呈现了民间生活质朴而热烈的文化传承。画家用缜密的线条勾勒出拙朴而厚实的乡村面貌,热烈而清新的色彩把乡间田园的淳朴与美丽传递给读者。 故事讲述了妞妞最爱吃粽子,但是妈妈一年只包一次。妈妈一边做布老虎一边说,等布老虎做好了、马莲草长高、爸爸漆龙头的时候,就该包粽子了。爸爸开始漆龙头了,马莲草一点点长高了,村里的男人每天都在谈着赛龙舟的事,妈妈做完了布老虎,开始包粽子。妞妞和妈妈带着粽子先去投江喂江鱼,然后去看爸爸的龙舟,爸爸终于夺回了乡里的冠军,吃到了妞妞包的肉粽子。 端午节在孩子眼中就是香甜的粽子,有多少人知道这个节日在中国人心灵上留下的应该还有傲气和豪气,这是一种风骨和尊严,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是不能泯灭的。
作者简介
保冬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儿童文学作家,资深编审,心理咨询师。创作涉及童话、图画书、儿童诗、儿歌、散文,图画书领军作家。
出版了200多部童书和图画书作品,作品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国家优秀少儿图书奖、冰心文学奖、冰心图书奖、国家新闻出版署百部优秀青少年读物推荐和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中华优秀出版物、两岸最美的书、2014童书桂冠最美的书、年度输出版优秀图书奖等奖励。其作品输出台湾地区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印度、韩国、越南等国和台湾地区,受到国内外关注。
保冬妮生于北京,在这个古都长大,她在其“皇城童话”系列图画书中,以奇幻的童话手法再现童年记忆中 “皇城”的种种人文地理和民俗风貌,对已渐渐远去的老北京城特有的四合院儿、净洁而又曲里拐弯的幽静胡同、飘着各色诱人香气的京味食品乃至密布“皇城”的一花一卉、一石一碑、一草一木,都倾注了浓浓的怀恋之情。
洪涛: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插画家。
为多家出版社创作插图、连环画等,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和全国美展。
徐慧静:职业插画师。中国人民大学插图艺术专业研究生。
热爱绘本创作,一直在做学有专长又热爱的事情。
相关资料
文图相映,传递民族根脉的气息
崔昕平(儿童文学博士、太原学院副教授)
图画,是儿童早期认识世界的主要媒介,图画书有趣而富有美感说故事的方式,是通往儿童心灵世界的最优质、最美妙的交流通道。
目前,儿童的图画书阅读还是被引进版图画书所统领。据当当网近期的数据统计,原创图画书在所有图画书品种数中占30%左右,销量也仅占7%左右。当代社会,民族文化之根的缺失,已经是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作为孩子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图画书阅读,不能从一开始就走向根的缺失。
保冬妮老师坚持十余年之久,一直在进行原创图画书的创作,出版了一系列充满民族风味的本土图画书。希望出版社陆续出版的这套保冬妮作品,都是精心打磨的佳作,如美奂美轮的诗绘本《花瓣狗》,情意绵绵的散文绘本《等你来》,新民间故事《大阿福》与《紫发水母》,等等。保冬妮老师以其对中国传统美学的体悟,坚持不懈地在幼儿心灵中播撒属于自己本民族的历史记忆,自信地展现着中华民族传统民俗之美。
《端午粽米香》以图衬文,将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用充满生活气息的文字和具有民族风味的画面描绘出来。传统民俗还原为生动的故事与具体可感的画面:初夏端午,马莲草长高,包粽子,赛龙舟,祭屈原……既有节日内涵的来龙去脉,又有节日习俗的细节呈现。院门口挂满菖蒲和艾叶,院子里熏起苍术和白芷……隐在故事里的节日习俗,即便在很多大人的记忆中都已悄然远去,何况那些从未听过、从未看过、从未感受过的孩子们呢?然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大多需要从这种仪式性的活动中得到强化和认同。
诠释中国美学风范的《端午粽米香》中,妈妈身上水灵灵的斜襟袄,小女孩身上喜洋洋的对襟衫,矮矮的院墙,弯弯的石拱桥,跟脚的小狗,满院的鸡鸭,生动的乡间生活画面,加上五彩斑斓的手绘龙头,不正是多少游子魂牵梦萦的故乡吗?
尾页上,可爱的孩子踮着脚高举粽子,馋嘴的龙王也被清香的粽子吸引而来。画风、色调如粽香一般,萦萦绕绕,馨香甜润。作品令五月端午再次焕发出生命的气息,在我们的记忆中鲜活起来。
这样的图画书所传递的,是民族文化的根脉,理应成为儿童文化大餐中的必选之作。且让我们与孩子共同体验、耐心回味这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吧;且让因为商业驱遣而日益火爆的各种“洋节”淡一些,再淡一些吧。
本书特色
端午节被韩国申遗是中国人心头永久的痛。这古老的中国节日历来在夏季到来的时候,在大江南北被每一个中国人惦记着、准备着,赛龙舟、包粽子成为我们一生中不能忘记的重要节日。
作家保冬妮曾经作为民间使者参加过韩国端午祭的活动,这次的经历叫她感触良多。韩国人不吃粽子、也不赛龙舟,他们的端午与我们的端午意义完全不同。但是,韩国的民间文化受到国家的保护和重视,于是端午成为全民祭祀的节日,也成为旅游的热点。同时,作为民间使者访问的还有中国乡村制作龙舟的手艺人,精雕的龙头和每一天定时包出的粽子免费品尝,叫韩国民众欣喜不已,于是,保冬妮萌生了做一本中国端午节绘本的想法。画家的组合是著名的连环画画家洪涛教授以及他的研究生徐慧静,洪涛教授与保冬妮的合作,呈现了民间生活质朴而热烈的文化传承。画家用缜密的线条勾勒出拙朴而厚实的乡村面貌,热烈而清新的色彩把乡间田园的淳朴与美丽传递给读者。
故事讲述了妞妞最爱吃粽子,但是妈妈一年只包一次。妈妈一边做布老虎一边说,等布老虎做好了、马莲草长高、爸爸漆龙头的时候,就该包粽子了。爸爸开始漆龙头了,马莲草一点点长高了,村里的男人每天都在谈着赛龙舟的事,妈妈做完了布老虎,开始包粽子。妞妞和妈妈带着粽子先去投江喂江鱼,然后去看爸爸的龙舟,爸爸终于夺回了乡里的冠军,吃到了妞妞包的肉粽子。
端午节在孩子眼中就是香甜的粽子,有多少人知道这个节日在中国人心灵上留下的应该还有傲气和豪气,这是一种风骨和尊严,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是不能泯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