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罗琼主编
页数:254
出版社: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6354849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计算机科学导论》是计算机导论的教材,分为基础理论和实践指导两个部分。基础理论部分全面的介绍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内容是计算机的组成(包括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体系结构等),计算机网络与网络安全,计算机程序设计(包括算法和数据结构、软件工程等),操作系统,数据库技术。实践指导部分针对理论基础设计了六个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最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基础理论部分用[问题导入]的方式,引发学生对某个问题的思考,用[情景思考]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用[导读]引导学生关注最新最前沿的行业知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用计算思维的方式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知识的目的。
作者简介
罗琼,女,讲师,中共党员,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硕士。2003年至今一直从事高校计算机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讲授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导论、数据库系统原理、SQL SERVER 数据库开发、VC#程序设计、ADO.Net数据访问技术等课程。有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在省级期刊公开发表论文3篇,参编教材1本,主持校内课题一项,参与省级课题4项。
本书特色
罗琼主编的《计算机科学导论(普通高等教育十 三五计算机类规划教材)》是计算机导论的教材,分 为基础理论和实践指导两个部分。基础理论部分全面 的介绍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 ,内容是计算机的组成(包括硬件系统、软件系统、 体系结构等),计算机网络与网络安全,计算机程序 设计(包括算法和数据结构、软件工程等),操作系 统,数据库技术。实践指导部分针对理论基础设计了 六个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最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 中的应用。
基础理论部分用[问题导入]的方式,引发学生对 某个问题的思考,用[情景思考]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 的能力,用[导读]引导学生关注最新最前沿的行业知 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用计算思维的方式学习计算机 科学与技术知识的目的。
目录
1.1 计算机概述
1.1.1 什么是计算机
1.1.2 计算机的历史与发展
1.2 计算机科学及其研究领域
1.2.1 计算机科学的定义
1.2.2 计算机科学研究的领域
1.3 计算机学科知识体系
1.3.1 知识体系结构
1.3.2 学科培养要求与能力
习题
第2章 数据的表示与编码
2.1 数制
2.1.1 数制系统
2.1.2 数制间的转换规则
2.2 数的表示
2.2.1 无符号整数的表示
2.2.2 有符号整数的表示
2.2.3 实数的表示
2.2.4 数的基本运算
2.3 字符和汉字的表示
2.3.1 字符编码
2.3.2 汉字编码
2.4 图像和声音的表示
2.4.1 图像的表示
2.4.2 视频的表示
2.4.3 声音的表示
习题
第3章 计算机系统
3.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3.1.1 图灵机
3.1.2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3.1.3 哈佛体系结构
3.2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3.2.1 中央处理器CPU
3.2.2 存储器
3.2.3 输入和输出设备
3.2.4 总线与接口
3.3 计算机软件系统
3.3.1 软件的定义
3.3.2 软件的分类
3.3.3 软件知识产权
习题
第4章 操作系统
4.1 操作系统概述
4.1.1 操作系统的定义
4.1.2 操作系统的历史与发展
4.1.3 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
4.1.4 操作系统的特征
4.2 操作系统的功能
4.2.1 处理器管理
4.2.2 内存管理
4.2.3 设备管理
4.2.4 文件管理
4.2.5 用户界面管理
4.3 典型的操作系统产品
习题
第5章 计算机程序设计
5.1 计算机的求解过程
5.2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
5.2.1 程序与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
5.2.2 程序翻译过程
5.3 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5.3.1 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
5.3.2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成分
5.4 计算机程序设计方法
5.4.1 面向过程程序设计
5.4.2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5.4.3 可视化程序设计
5.5 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
习题
第6章 算法与数据结构
6.1 概述
6.2 算法
6.2.1 算法的定义
6.2.2 算法的表示
6.2.3 基本的算法
6.3 数据结构
6.3.1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6.3.2 线性结构
6.3.3 非线性结构
习题
第7章 计算机网络与网络安全
7.1 数据通信概念
7.1.1 传输的信号
7.1.2 数据的传输
7.1.3 传输介质和信道
7.2 计算机网络
7.2.1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7.2.2 网络的分类
7.2.3 网络的体系结构
7.3 计算机局域网
7.3.1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7.3.2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7.3.3 局域网中常见的网络设备
7.4 因特网
7.4.1 因特网的结构
7.4.2 因特网的接人
7.4.3 因特网的地址编制和域名
7.4.4 因特网的典型应用
7.5 计算机网络安全
7.5.1 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的因素
7.5.2 计算机网络安全分析
7.5.3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关键技术
习题
第8章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8.1 数据库技术相关概念
8.1.1 信息、数据的概念
8.1.2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8.1.3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8.1.4 数据库管理系统
8.1.5 三个世界及相关概念
8.1.6 数据模型
8.2 关系数据库
8.2.1 关系数据库的设计原则
8.2.2 关系数据库的设计步骤
8.2.3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概述
8.3 数据库新发展
8.3.1 分布式数据库
8.3.2 多媒体数据库
8.3.3 并行数据库
8.3.4 演绎数据库
8.3.5 主动数据库
8.3.6 NoSQL
8.4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习题
第9章 软件工程
9.1 软件工程概述
9.1.1 软件危机与软件工程
9.1.2 什么是软件工程
9.1.3 软件生存周期
9.2 软件开发模型 9.2.1 瀑布模型
9.2.2 渐增模型
9.2.3 演化模型
9.2.4 螺旋模型
9.3 软件开发方法
9.3.1 模块化方法
9.3.2 结构化方法
9.3.3 面向数据结构方法
9.3.4 面向对象方法
9.3.5 统一建模语言
9.4 软件质量保证体系
9.4.1 软件质量标准
9.4.2 软件质量控制
9.4.3 软件质量保证
9.4.4 正式技术评审 9.5 软件测试技术
9.5.1 软件测试概述
9.5.2 软件测试分类
9.5.3 软件测试过程
9.5.4 测试工具
习题
第10章 职业道德与专业择业
10.1 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人员的道德准则
10.2 信息技术产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
10.3 专业岗位与择业
实验1 二进制加法运算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
三、实验工具
四、实验准备
五、实验步骤
实验2 计算机组装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
三、实验准备
四、装机准备
五、装机步骤
实验3 Windows10安装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
三、实验环境
四、实验准备
五、实验步骤
实验4 Windows10下的TCP/IP配置与检测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
三、实验准备
四、实验步骤
实验5 数据库技术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
三、实验准备
四、操作步骤
实验6 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
三、实验准备
四、实验步骤
信息
节选
《计算机科学导论》: 2.数据 数据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数据是用来记录信息的可识别的符号组合,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例如,一个学生的信息可以用一组数据“S20150100001,刘宇,男,17,软件工程”来表示。 数据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数据形式表示同一个信息。比如20%和百分之二十表达的信息是一致的。 由于早期的计算机系统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处理的数据都基本是整数、浮点等数值型数据,因此数据在人们头脑中第一反应是数字,其实数字只是数据最简单的一种形式。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数据的种类非常丰富,例如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都是数据。 数据处理是将数据转换成信息的过程。而数据处理中,通常计算比较简单,但数据的管理比较复杂。数据管理是指数据的收集、分类、组织、编码、存储、维护、检索和传输等操作。 8.1.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 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是数据管理。根据数据管理手段,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1.人工管理阶段 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中期,计算机外部设备只有磁带机、卡片机和纸带穿孔机,而没有直接存取的磁盘设备,也没有操作系统,只有汇编语言,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采取批处理的方式,被称为人工管理数据阶段。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数据不保存,数据面向某一应用程序,数据无共享、冗余度极大,数据不独立,完全依赖于程序,数据无结构,应用程序自己控制数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