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德)海德格尔(MartinHeide
页数:207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10012276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解释当下此在的道路、实际性的解释学的现象学道路两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 解释学、实际性的观念和“人”的概念、今日之今日的被解释状态、关于当下解释与其对象的关联性的分析等。
作者简介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德国著名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译者简介:何卫平,哲学博士,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著作有《通向解释学辩证法之途——伽达默尔哲学思想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解释学之维》(人民出版社,2009年)、《高达美》(伽达默尔),台湾扬智出版公司,2009年。主持并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各一项。《解释学之维——问题与研究》一书2013年获第八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2年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本书特色
在海德格尔早期思想中,《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海德格尔1923年夏季学期讲座,属于其弗莱堡早期的思想,后收入作者德文版《海德格尔全集》第63卷,1988年出版,1999年出了英文单行本。海德格尔讲授这门课时,时年34岁。这个讲座可视为海德格尔弗莱堡早期思想的总结,具有承先启后的意义。它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将解释学理解为实际性,强调此在自己解释自己;第二个部分是将现象学的道路转向解释学,初步提出了此在就是在世界中的存在的观点,为其后来的马堡时期的思想,尤其是《存在与时间》奠定了基础。
目录
导言 第一节 标题“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序言第一部分 解释当下此在的道路 第一章 解释学 第二节 传统的解释学概念 第三节 作为实际性自身解释的解释学 第二章 实际性的观念和“人”的概念 第四节 圣经传统中的“人”的概念 第五节 人的神学的概念和“理性动物”的概念 第六节 作为此在在其当下性中的实际性,“今日” 第三章 今日之今日的被解释状态 第七节 历史意识中的今日的被解释状态 第八节 今日哲学中的今日的被解释状态 第九节 增补:“辩证法”与现象学 第十节 解释过程的概观 第四章 关于当下解释与其对象的关联性的分析 第十一节 历史意识中此在的解释 第十二节 哲学中此在的解释 第十三节 解释学进一步的任务第二部分 实际性的解释学的现象学道路 第一章 先行考察:现象与现象学 第十四节 关于“现象学”的历史 第十五节 根据其可能性而作为一种研究方式的现象学 第二章 “此在是在一个世界中的存在” 第十六节 一种先有的形式显示 第十七节 误解 第三章 先有的形成 第十八节 对日常状态的考察 第十九节 对日常世界的一种错误描述 第二十节 根据逗留的与世打交道来描述日常世界 第四章 作为世界的相遇特征的意蕴状态 第二十一节 意蕴状态的分析(第一稿,没有在课堂上讲授) 第二十二节 意蕴状态的分析(第二稿) 第二十三节 展开状态 第二十四节 熟悉状态 第二十五节 不可预料的和比较的东西 第二十六节 世界的遭遇特征附录 插入和增补(所有这些插入页的标题都出自海德格尔) 一、对一种实际性的解释学的研究(1924年1月1日)(关于第十五节、第十九-二十节) 二、主题(1924年1月1日)(关于第七-十三节) 三、来自概述(1924年1月1日)(关于第七-十三节,第十四-十五节) 四、解释学与辩证法(关于第九节) 五、人的存在(关于第四-五节、第二节、第十四节) 六、存在论;人的本性(Natura hominis)(关于第四-五节、第十三节) 七、投入(关于第三节) 八、实行(关于序言) 九、现象学(关于第九节) 十、正义的人(Homo iustus)(关于第四-五节) 十一、论保罗(关于第四一五节) 十二、意指(关于第二十二节)德文版编者后记英文版译者后记德-汉术语对照表汉-德术语对照表译后记修订译本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海德格尔文集:实际性的解释学:存在论》
Article link:
https://www.teccses.org/673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