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夏春玉等著
页数:312
出版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6542405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 级规划教材
省级精品课程教材
配网络教师手册
作者简介
夏春玉,男,1962年生,先后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陕西财经学院(现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分获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曾留学日本一桥大学、北九州大学等。现任东北财经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教育部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委省政府及大连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市场学会副会长、全国贸易经济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流通30人论坛(G30)首批专家等。 长期从事流通理论、物流与营销管理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公开出版《现代商品流通理论与政策》、《中国流通经济论》(日、韩文版)、《流通结构,竞争与行为》(日文版)、《流通概论》、《现代物流概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中国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研究》等专著、教材10余部,在《管理世界》、《财贸经济》等国家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重要科研项目20余项。曾入选财政部跨世纪学科带头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大连市首批领军人才等,荣获建国60年影响中国流通发展与改革突出成就奖。
本书特色
对流通问题的理论研究,可以有宏观与微观两个视角。宏观视角的研究,所关注的重点是流通的纵向过程,即从超越微观单位(企业或用户)
的角度来研究全社会的商品是如何完成由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转移的,这种转移是在什么样的体制或机制下,由哪些主体以怎样的关系(竞争与合作)、方式与技术方法,以怎样的规模、结构与绩效来
完成,以及这种转移会对生产者、中间商、消费者乃至整个经济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社会公共机构(政府)
如何影响这一转移过程等。微观视角的研究,所关注的重点则是流通的横向过程,即微观单位尤其是企业组织,如何有效地实现所生产或经营的商品由供应地到使用地的转移,包括如何构建自己的流通渠道,如何建立和维护与渠道成员的关系,如何降低流通成本,如何提升流通效率,如何提高流通竞争力等。
显然,宏观视角下的流通问题会更多地涉及一般经济学问题在流通领域的具体体现,以及流通领域所特有的经济学问题。因此,要从宏观视角对流通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就必须更多地使用经济学的有关知识与分析工具,所形成的理论也就更具有经济学的学科属性,从而可以将从宏观视角研究流通问题的理论称为“流通经济理论”或“流通经济学”。与此不同,微观视角下的流通问题则更多地涉及经营或管理方面的问题,因此,要从微观视角对流通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就必须更多地使用管理学的有关知识与分析工具,所形成的理论也更多地具有管理学的学科属性,从而可以将从微观视角研究流通问题的理论称为“
流通经营理论” 或“ 流通管理理论”。因此, 所谓的“ 流通理论”也主要由以上两大理论体系构成。
本书主要从宏观视角来研究流通问题,因此,本书所涉及的命题与理论也更多地具有“流通经济理论”或“流通经济学”的学科属性。。本书语言简练、流畅,概念、用语准确,观点明确,论证充分,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可作为高等院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贸易经济、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专业的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