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胡凌
页数:341
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6422479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一部用6年时间谱写的“互联网法律随想曲”,解析网络空间与物理世界之间复杂激烈的政治与法律竞争。。。。。。
谁能控制互联网架构及其演变?
谁有权力定义互联网上的信息和内容?
谁来定义经济、政治?
谁来定义用户个体的生活意义?
六大主题40篇雄文,铿锵顿挫,掷地有声!
本书特色
胡凌的《探寻网络法的政治经济起源》提醒我们,无论出于何种理由,是互联网架构的开放与中立,还是信息的自由流通、技术的自由创新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是用户的独立与自主、社会的公序良俗,还是政治与法律规制的自主性,都要求我们把自己作为网民与公民的身份分开,要求我们把商业利益与公共利益分开,要求我们把网络空间带回到物理世界。胡凌让我们意识到,走出“网络乌托邦”,是告别“被编织的定制化生活”的一小步,也是走向“基于共识的平等共创的共同生活”的一大步。
目录
第一章 信息财产与劳动
信息资本主义如何重新定义“财产”(上)
信息资本主义如何重新定义“财产”(下)
大数据革命的商业与法律起源
互联网与公共领域:财产与劳动的视角
什么是数据主权?
虚拟遗产风波:一篇小说
第二章 创新中的知识财产
中国数字版权的商业起源
重新审视“互联网的非法兴起”
字幕组、版权经济与共享
通过改变互联网架构保护知识产权?
一场迟到的争论,但未必是悲剧
谷歌数字图书馆的文化战争
数字时代文化发展的逻辑
3D打印的知识产权之维
智能手机专利战带来的启示
第三章 隐私、声誉与安全
北京一卡通与隐私
数字时代隐私的终结?
重构隐私与隐私权?
网络隐私ABC:隐私如何重新定义,法律如何回应
名誉侵权的网络理论
中国语境下的声誉信息平台失真
网络安全与互联网架构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自由、隐私与安全
第四章 竞争法的新问题
法律如何适应高速变化的互联网行业?
互联网企业竞争的演化
Robots协议与不正当竞争
网络中立在中国
第五章 立法与监管
中国互联网立法的思路探源
辨析“微信十条”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协调还是管理?
大数据的兴起对法律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影响
网络传播秩序、谣言与治理
社会化媒体的暗面
网络推手与政府管理
网络实名制:目的、机制与效果
网络实名制:赞成与反对
第六章 从比特到原子
“分享经济”的法律规制
如何监管分享经济——以专车为例
从终端设备到网络应用的技术史
“连接一切”:论互联网帝国意识形态与实践
注释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