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璩静斋著
页数:377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0347912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木兰花》是一部读后令人掩卷深思的写实力作。小说通过木兰花及其子孙的故事,展现尘凡男女间交织着灵与肉、爱与恨、悲与欢、离与合的复杂、微妙的情感世界,折射社会转型时期传统价值观的裂变(道德沉沦、伦理失范、信仰缺失),表现人性的复杂多变(如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思考人生的是与非、得与失、成与毁以及生与死……
本书特色
璩静斋所著的《木兰花》是一部力摈浮华的现实主义小说。小说以主人公严瑞第一人称视角来展开叙述,借对严氏家族成员的婚恋、家庭生活的别样描写,来客观冷静地展示世俗社会人们复杂、微妙的情感世界。小说最值得关注的形象是“我奶奶”木华。木华堪称美好人性的化身、传统美德的代言人。尽管她曾经的诸多作为(譬如抽烟,与有妇之夫相恋等)表现出一种与传统相悖的倾向;但她自始至终都秉承勤劳、正直、善良等诸多做人的原则,以自己最朴质的言行来诠释抽象的传统价值观、伦理道德。在精神世界苍白的当今社会,木华这个形象无疑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她的言传身教对孙子严瑞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也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此外,小说还以一种沉静的姿态触及人生的终极问题——生与死,在一定程度上,引发我们对俗世浮生的深沉思考。
目录
第一章 抽烟的女人
第二章 填房
第三章 “蛇精”
第四章 花心
第五章 婚变
第六章 家丑
第七章 姑娘会·灯盏
第八章 退学
第二部 网络时代
第一章 “波斯猫”
第二章 绿茶
第三章 拉关系·小纠纷
第四章 心意
第五章 拜访上海
第六章 忙内忙外
第七章 情感纠葛·警告
第八章 官司·失恋
第三部 逝者如斯
第一章 回乡
第二章 槐花
第三章 有些事不曾预想
第四章 夜色寂寞如水
第五章 生活流·祭
第六章 俗世浮生
作者附记
节选
《木兰花》: 第一部 尘封的记忆雨,依然在下,天地被蒙蒙的雨雾搂抱着。我窝在高层公寓楼的一个不大的房间里,没情没绪地吞着云吐着雾。很多往事——包括听来的、猜测的或亲身经历的,穿过迷离的雾气,缓缓地向我的脑际聚拢。 我正预谋着制造一篇小说。它一定不同于我以前制造的那些被人讥为垃圾的网络文字。它一定不带香水味,不带奶油味,不带醋酸味,不带血腥味,不带铜臭味。我希望将它泡制成一壶溢着清香的绿茶。 前些日子,我奶奶木兰花老是给我打电话,老是在电话那头絮叨着家事的根根须须,枝枝叶叶。她说我爷爷严家乐那老东西真不是东西,成天游手好闲。 她说她将一园子白菜换成了两条香烟。她说她梦见了我母亲披着猴皮,在村子周围到处游走,边游走边浪唱。她说老二蜕皮了,变得稳实了,不再弄那种桃红柳绿的事来烦她的心。她说老五坟旁的苦楝树下盘着一条瘦精精的灰蛇。赶都赶不走,她在树旁烧了一大沓黄裱纸,放了一挂十万响的鞭炮,那蛇才昂昂头,挺挺身子,慢腾腾地游走了。“你小叔父的魂呀。”她嘘唏着……我静静地握着话筒,聆听着那个苍老的声音。那个声音时不时地冲击我年轻而又有些老成的心,我脑子里似乎搅着一锅玉米糊。我隐隐约约在穿透时空,感受人事沧桑。我强烈地想将这些纷乱的东西从我的脑海里输进电脑里,打印成文本寄出去。然后,我才可能有点轻松感。 如果我奶奶知道我写的是怎样的小说,她一定有点上心,我将在小说中展示她最主要的生命轨迹,包括她最忌讳的隐私。但我坚信她不会再甩我的耳刮子。她曾在电话里向我絮叨过我童年时期挨过她耳刮子的事。然后她再三声明说:“严瑞,你放心,我再不会甩你耳刮子啦。我老啦,想甩也甩不动啦。”我记忆犹新。我小时候我奶奶严重地甩过我两次耳刮子:一次是因为我将她仅有的几根香烟丢到水沟里。另一次是因为我学着我母亲的样子,将从外面捡来的破胶鞋甩到她的面前,并拿腔作调地说:啦,破鞋。 第一章抽烟的女人在我心目中,我奶奶木兰花是个了不起的女性,我时常有给她立传的愿望。 不单是我,就是所有山石湾的人,都认为我奶奶木兰花不一般,她是山石湾老一辈女人的典范。她时刻都要跟男人平起平坐,敢将男人不放在眼里,男人做的她也能做,比如抽烟。 说起抽烟,山石湾的老一辈女人百分之九十九都嗜好(百分之一不抽烟的也是因为有不轻的肺病,老中医告诫:要想活得长,就别瞎凑热闹)。她们中如果谁不会抽烟,就被讥为同不会生孩子一样没能耐。 结果你抽我抽大家抽,渐渐成了风气。这种风气就是当年妇女主任木兰花给带动起来的。男人们背地里称木兰花女烟鬼。木兰花说话办事比男人还风火。她总给缩手缩脚的女人鼓气:男人能干的,女人也能干。 她还将夹着烟的手高高举起,很自得地说:“就拿抽烟来说,男人能抽,为什么女人不能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