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吴力
页数:124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0086509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迎接新能源时代的到来 ; 走向新型城镇化 ;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典型案例分析 ; 以新能源推动新型城镇化 ; 以新型城镇化促进能源变革等。
作者简介
吴力,资深财经评论员,任职商务部国际商报社。长期研究新能源城镇化建设方面新政策与前沿理论。
目录
第一节 新能源的概念与特点
一、新能源的概念
二、新能源的特征
第二节 新能源的现状与未来
一、新能源发展总体形式
二、新能源发展趋势
第三节 新能源的发展意义与政策支持
一、发展新能源的意义
二、新能源的支持政策
第二章 走向新型城镇化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内涵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第四节 新型城镇化发展重点
第五节 新型城镇化推进措施
第三章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典型案例分析
第一节 北京:新能源汽车引领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第二节 新疆达坂城:风能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
第三节 山西朔州:能源结构调整引领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第四节 其他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第五节 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思考
第四章 以新能源推动新型城镇化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要走低碳能源之路
一、能源消费结构变革贯穿新型城镇化进程
二、低碳能源之路是新型城镇化的质量保障
三、绿色能源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四、优化能源结构是新型城镇化必要措施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要抓节能减排
一、适应城镇化发展,需要降低单位能耗
二、节能减排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三、节能减排是新型城镇化的着力点
四、以节能减排为抓手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路径
第三节 新型城镇化要发展区域新能源
一、我国区域新能源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二、现代化区域能源体系将是降低能源需求的关键
第四节 新型城镇化要推广新型能源利用方式
一、发展资源利用效率高的集约型增长模式
二、以新型城镇化资源利用方式治疗“城市病”
三、生态化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必要条件
四、太阳能中温热利用将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做出贡献
……
第五章 以新型城镇化促进能源变革
第六章 新型城镇化与新能源共融共进
第七章 新能源与新型城镇化结合对能源产业的影响
节选
《新能源驱动新型城镇化/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丛书》: 一、能源消费结构变革贯穿新型城镇化进程 能源问题是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挑战。城镇化的发展会带来能源总消耗量的大规模上升。资料显示,一个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其能源消费水平将提升至原来的3倍及以上。业内专家认为,保障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要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人手。为从根本上解决能源紧张现状,我国农村的能源消耗是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据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农村的能源消耗量并不低于城市。造成农村高能耗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落后,农民缺乏相关知识,大量使用低效一次能源及技术,结果导致农户能源利用效率过低、能耗大、能源费用支出高。 为改变这一现状,我国农村应该采用分布式能源发电,并利用其灵活性与更多的太阳能发电、风电和小水电相互融合,提高供电质量,燃气供热还需与太阳能集热供热融合,保障供暖质量,减少燃气消耗,提升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比例。 近年来,随着生活品质的改善和商品能源供应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开始更多地使用商品化石能源,将传统上作为燃料的秸秆直接放火焚烧还田,造成能源的大量浪费。 以北京为例,北京市延庆区户籍人口28.4万,常住人口31.7万,农业人口16万。延庆年产秸秆、枯枝37万吨,平均每个农民2.3吨;畜牧业畜禽粪便年排放量93万吨。理论上可以生产不少于8547万立方米沼气提纯天然气,相当于每一个农村人口不少于534立方米天然气,全区常住人口平均将不少于270立方米。这些天然气完全可以满足延庆农村人口城镇化的采暖、炊事等能源需求,如果考虑辅助一部分太阳能采暖和人口外流等问题,延庆的商品化生物质天然气资源,基本可以满足全县的民生基本能源需求。 使用新型能源保障农村能源的“自给自足”,可以有效缓解农村能源使用效率低、能源供应难等问题。在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过程中,城市中的能源使用情况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很多人认为大城市能源利用相对集中,人均能耗便会降低,这其实是种误解。调查发现,大城市的高层建筑多,交通成本高,这些都会增加能耗。从降低能耗的角度考虑,规模较小的城市优势更加明显。 降低单位能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能够缓解我国能耗需求总量大幅度上升、能源供应不足这一现状。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还需要对能源消费结构进行革新。 从2012年开始,我国能源消费增速就屡创新低。2015年的能源增速之低出乎意料,我国能源消费总量43亿吨标煤,同比增长不足1%,创下了自1999年以来的最低增速。 2016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认为目前能源供需较为宽松,这意味着中国能源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能源工业的关键词不是“宽松”,而是“紧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