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慧玉著
页数:500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30815906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社会网络在推动新企业成长及绩效改善中的关键作用促使创业者们越来越重视社会网络构建活动,但不同的新企业在社会网络构建过程及结果上呈现出差异,主要体现在“如何构建网络”以及“构建怎样的网络”两方面。这些蕴含差异的过程特征如何影响新企业初期绩效?基于此,本研究从过程视角出发聚焦新企业组织层面的社会网络构建活动,情境化借用效率和效果维度刻画该过程的本质特征,以此为基础深入探讨新企业社会网络构建活动如何影响其初期绩效,并进而挖掘二者关系的权变机制及边界条件,以期丰富现有研究、指导创业实践。本文利用针对新创企业创业者的有效问卷,采用因子分析、层级回归分析和调节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相关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
作者简介
张慧玉(1985一),湖南衡山人。2003—2012年就读于南开大学,先后获得外国语言文学与金融学双学士学位、外国语言文学硕士学位与管理学博士学位;自2012年起任教于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充分发挥自身跨学科的教学与科研优势,全英文讲授多门课程,围绕创业管理、企业社会责任、组织话语、翻译理论与实践等方向开展前沿研究,并于2014—2015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从事博士后访学交流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或完成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出版译著6部,发表期刊论文2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价值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价值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主要目标与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过程与基本结构 一、研究过程及技术路线 二、整体结构第二章 创业网络与效率、效果 第一节 社会网络研究的发展脉络 一、社会网络研究的发展脉络 二、当代社会网络研究的主要理论观点 第二节 创业网络研究 一、创业网络的三要素 二、创业网络形成机制研究 三、创业网络效应机制研究 第三节 组织管理中有关效率和效果的探讨 一、组织管理学中效率与效果研究脉络 二、组织管理学中效率与效果的比较 第四节 效率、效果对创业网络研究的启示第三章 新企业社会网络构建的效应机制模型 第一节 新企业社会网络构建效率和效果视角的界定及测度 一、新企业社会网络构建效率和效果的界定 二、新企业社会网络构建效率和效果的内涵 三、效率和效果视角下新企业社会网络构建的分类 四、基于效率和效果视角的新企业社会网络构建特征测度 第二节 新企业社会网络构建的效应机制模型 一、效率和效果视角下的新企业社会网络构建与新企业绩效 二、外部环境的作用 三、理论模型构建 第三节 新企业社会网络构建效应机制的系列假设 一、效率视角下的社会网络构建与初期绩效 二、效果视角下的社会网络构建与初期绩效 三、新企业网络构建效率和效果的交互作用 四、新企业网络构建效率和效果效应机制的对比 五、信任氛围对新企业社会网络构建效应机制的调节 作用 六、地区市场化环境对新企业社会网络构建效应机制的调节 作用第四章 基于理论模型的实证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设计的基本依据 第二节 调查问卷的设计 一、问卷设计依据 二、问卷设计过程 第三节 变量测量 一、因变量:新企业初期绩效 二、自变量:新企业社会网络构建效率和效果 三、调节 变量 四、控制变量 第四节 统计分析方法 一、主要分析技术概述 二、因子分析 三、层级回归分析 四、调节 回归分析第五章 实证研究过程、结果与讨论 第一节 样本与数据 一、数据收集 二、样本检验 三、样本特征描述 第二节 主要变量的因子分析及处理 一、因变量的因子分析及处理 二、自变量的因子分析及处理 三、调节 变量的因子分析及处理 四、控制变量的处理 第三节 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 一、相关分析 二、回归分析 第四节 结果讨论与阐释 一、新企业网络构建效率和效果对初期绩效的显著影响 二、新企业网络构建效率和效果对初期绩效的影响差异 三、信任氛围的调节作用 四、市场环境的调节作用第六章 新企业社会网络构建的效应机制及其启示 第一节 新企业社会网络构建与初期绩效 一、新企业社会网络构建及其主要特征是影响初期绩效的重要因素 二、新企业社会网络构建效率和效果的效应机制存在重要差异 三、信任氛围水平调节 新企业网络构建活动与初期绩效的关系 四、地区市场化程度调节 新企业网络构建活动与初期绩效的关系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一、引入效率和效果视角系统挖掘新企业网络构建活动的本质特征 二、从效率和效果视角剖析新企业网络构建活动的效应及其权变机制 三、从外部环境挖掘新企业网络构建效率和效果效应机制的边界条件 第三节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一、理论贡献 二、实践启示 第四节 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一、研究局限与不足 二、未来研究展望参考文献附录 附录A 调查问卷 附录B 主要假设检验结果列表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