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墀成著
页数:165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5
ISBN:978710104992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人与自然关系、环境问题的演化与反思、面向未来的发展模式、人类中心论与天人调谐说等内容。
作者简介
陈墀成,厦六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系副主任。1978至1982年就读于厦门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1986至1989年就读于厦门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获哲学硕士学位。现在主要从事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研究,已经出版《自然辩证法概论》、《社会环境保护》等著作多部,发表《人类中心主义的理性重构》、《论科学技术的生态功能》等论文40多篇。
本书特色
本书为“人文教改创新丛书”之一,从哲学层面上对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作了深入的思考。内容包括“人与自然关系:历史演化”“环境问题的演化与反思”“面向未来的发展模式”“人类中心论与天人调谐说”“环境意识与生态伦理”等等。全书内容翔实,对全球生态环境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人与自然关系:历史演化
第一节 自然:人类现实的自然界
第二节 土地与文明:和谐、对立、协调
第三节 积极平衡:目标、途径、前提
第二章 环境问题的深化与反思
第一节 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演化
第二节 增长决定论的陷阱
第三节 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反思
第三章 面向未来的发展模式
第一节 发展模式的探索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政策
第四章 人类中心论与天人調谐说
第一节 人类中心论的历史演化
第二节 人类中心论的合理重构
第三节 天人調谐说
第五章 环境意识与生态伦理
第一节 环境意识
第二节 自然道德
第六章 可持续发展视野中的科学技术
第一节 科学的价值追求及其背离
第二节 当代科技悲观论
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生态功能
第四节 价值回归:发挥科学技术生态功能
第七章 环境保护全球化:现状与理想
第一节 全球化:交往、环境与环境保护
第二节 偏离目标的现实
第三节 公众参与:理想与途径
第八章 我国的环境状况与环境保护
第一节 基本国情——人口、资源、环境
第二节 环境保护的回顾与特点
第三节 中国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
附录:6·5世界环境日主题
参考书目
后记
第一章 人与自然关系:历史演化
第一节 自然:人类现实的自然界
第二节 土地与文明:和谐、对立、协调
第三节 积极平衡:目标、途径、前提
第二章 环境问题的深化与反思
第一节 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演化
第二节 增长决定论的陷阱
第三节 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反思
第三章 面向未来的发展模式
第一节 发展模式的探索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政策
第四章 人类中心论与天人調谐说
第一节 人类中心论的历史演化
第二节 人类中心论的合理重构
第三节 天人調谐说
第五章 环境意识与生态伦理
第一节 环境意识
第二节 自然道德
第六章 可持续发展视野中的科学技术
第一节 科学的价值追求及其背离
第二节 当代科技悲观论
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生态功能
第四节 价值回归:发挥科学技术生态功能
第七章 环境保护全球化:现状与理想
第一节 全球化:交往、环境与环境保护
第二节 偏离目标的现实
第三节 公众参与:理想与途径
第八章 我国的环境状况与环境保护
第一节 基本国情——人口、资源、环境
第二节 环境保护的回顾与特点
第三节 中国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
附录:6·5世界环境日主题
参考书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