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高应达//皮坤乾//梁正海//赵幼立
页数:183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6801941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十一章, 其内容包括: 梵净山区土家族历史文化发展脉络 ; 梵净山区土家族族群聚落与建筑文化 ; 梵净山区土家族的服饰与审美观 ; 梵净山区土家族的耕作文化 ; 梵净山区土家族饮食文化等。
作者简介
高应达,汉族,1963年出生,贵州德江人。铜仁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明清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史研究。主持贵州省优秀科技人才省长专项基金课题1项、市(厅)级课题多项。出版《乌罗府文化遗产研究》等学术著作4部,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先后获铜仁市社科成果奖三等奖2项。 皮坤乾,土家族,1969年出生,贵州思南人。铜仁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主要从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主持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项目1项,参与国家、省部级项目6项。出版《贵州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报告》等学术著作3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先后获铜仁市社科成果奖三等奖2项,贵州省纪委系统优秀调研报告一等奖1项。 梁正海,苗族,1970年出生,贵州思南人。铜仁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学院(武陵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党务工作),主要从事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医学人类学、地方性知识研究。贵州省委服务决策专家,铜仁市市管专家,“西部之光”访问学者,贵州省重点学科民族学(民族文化遗产学)学科带头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贵州省省长专项基金课题1项。出版《传统知识的传承与权力》、《苗族传统娱乐休闲及其旅游开发研究》等学术著作3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先后获国家民委社科成果奖三等奖1项,贵州省社科成果奖三等奖1项,铜仁市社科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年会“优秀论文”奖1项。 赵幼立,土家族,1954年出生,贵州沿河人。曾任铜仁地区政协工委秘书长,现任贵州土家学会副会长、铜仁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铜仁市旅游协会副会长。主编的《铜仁地区政协志》《黔东人物》,以及总纂、主审的《武陵仙境》《铜仁改革开放三十年记事》《铜仁旅游文化集萃》等书,均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论文《几种少数民族心态对党风廉政建设的影响》、歌词《土家汉子》等获省部级奖。
本书特色
本书结合文献历史记载、土家族地区的各种传说、土家族宗族所留传的碑刻、家谱(金丹簿)等材料,对贵州土家族的历史发展脉络、土家族族群聚落与建筑文化、土家族的服饰与审美观、土家族的耕作与手工业文化、贵州土家族饮食文化、土家族的节日风情习俗、土家族地区的语言特点以及贵州土家族历史文化的时代神韵等方面,站在贵州土家族地区在中华大地上各民族交往融合的特殊地理视角,深入剖析了贵州土家族作为汉族与西南、南方各民族交融的桥头堡,在接受汉文化和各个少数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以适应整个社会变迁和历史变迁的特点,从而形成了贵州土家族文化自身的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