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杨瑞馥
页数:281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03042814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现代瘟疫:埃博拉病毒病》是中国援助塞拉利昂抗击2014年埃博拉疫情的第二批实验室检测队和医疗队队员在弗里敦抗埃前线的心血结晶。作者在完成危险而艰巨的埃博拉实验诊断和临床救治任务的同时,全面总结了埃博拉病毒病发现以来的病毒学、流行病学、生态学、致病机制、免疫机制、疫苗与药物、检测与鉴定、临床救治、疫情防控以及生物安全操作等的研究进展和实践经验,对埃博拉病毒及其所致疾病的研究前景进行了积极展望,对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现代瘟疫:埃博拉病毒病》是一部科学研究与防控实践紧密结合的埃博拉病毒病专题著作,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传染病应急防控人员、临床医务工作者、研究生和本科生全面、系统了解埃博拉病毒及其所致疾病有很大参考价值。
目录
序前言缩略语表
第一章 现代瘟疫——埃博拉病毒病第一节 丝状病毒及埃博拉病毒的发现第二节 EBOLA病毒:潜在的生物战剂与生物恐怖剂第三节 埃博拉病毒的“捉迷藏”游戏第四节 研究概览第五节 研究展望第二章 埃博拉病毒病的病原学第一节 埃博拉病毒的分类第二节 埃博拉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第三节 病毒基因组结构与遗传变异第三章 埃博拉病毒生态学第一节 目前暴发埃博拉地区的生态特点第二节 宿主动物第三节 中间媒介第四节 不同地区病毒的差异第四章 埃博拉病毒病的流行病学第一节 埃博拉病毒病的流行历史第二节 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病暴发疫情概况第三节 埃博拉病毒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第四节 埃博拉病毒病暴发的影响因素
第五章 埃博拉病毒致病机制第一节 埃博拉病毒通过接触进入人体并侵染细胞第二节 埃博拉病毒通过抑制宿主免疫应答反应实现大量复制第三节 埃博拉病毒通过引起机体“细胞因子风暴”损伤机体组织和器官第四节 埃博拉研究的动物模型第五节 埃博拉致病机理亟待深入研究第六章 埃博拉病毒的免疫学第一节 埃博拉病毒感染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第二节 埃博拉病毒感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第七章 埃博拉病毒病的临床与治疗第一节 临床表现第二节 实验室检查第三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第四节 临床治疗与预后第五节 埃博拉病毒病治疗的案例介绍第六节 临床防控措施第七节 临床研究展望’
第八章 埃博拉病毒病的检测技术第一节 分离培养与鉴定第二节 免疫学检测技术第三节 核酸检测技术第四节 其他检测技术第五节 埃博拉检测技术的展望第九章 埃博拉病毒病的疫苗与药物研究第一节 埃博拉病毒疫苗的种类及研究现状第二节 埃博拉病毒药物及研究现状第十章 埃博拉病毒病的预防控制第一节 埃博拉病毒病的预防第二节 疫情控制第三节 疫情防控的国际援助与合作第四节 西非三国的疫情防控经验与作法_
第十一章 埃博拉出血热研究与检测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第一节 我国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及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分级第二节 埃博拉出血热防治工作危害风险评估第三节 现场埃博拉出血热病人样本的采集与运送第四节 埃博拉病毒检测实验室要求第五节 埃博拉病毒现场检测实验室介绍附录1 国家卫生计生委: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2014年第1版)附录2 国家卫生计生委: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三版)附录3 国家卫生计生委: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转运工作方案附录4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指南(第二版)附录5 国家卫生计生委: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病例诊断和处置路径附录6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埃博拉出血热实验室检测方案(第三版)附录7 国家卫生计生委、质检总局:口岸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病例与疑似病例转运工作方案附录8 国家卫生计生委:埃博拉出血热疫区来华(归国)人员健康监测和管理信息报告要求及填表说明(第二版)附录9 国家卫生计生委: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附录10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做好埃博拉病毒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附录1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埃博拉出血热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第二版)附录12 埃博拉病毒病相关网络信息附录13 检测队接受媒体采访介绍附录14 医疗队接受媒体采访介绍附录15 检测队工作学习写真附录16 医疗队工作学习写真图版
第一章 现代瘟疫——埃博拉病毒病第一节 丝状病毒及埃博拉病毒的发现第二节 EBOLA病毒:潜在的生物战剂与生物恐怖剂第三节 埃博拉病毒的“捉迷藏”游戏第四节 研究概览第五节 研究展望第二章 埃博拉病毒病的病原学第一节 埃博拉病毒的分类第二节 埃博拉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第三节 病毒基因组结构与遗传变异第三章 埃博拉病毒生态学第一节 目前暴发埃博拉地区的生态特点第二节 宿主动物第三节 中间媒介第四节 不同地区病毒的差异第四章 埃博拉病毒病的流行病学第一节 埃博拉病毒病的流行历史第二节 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病暴发疫情概况第三节 埃博拉病毒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第四节 埃博拉病毒病暴发的影响因素
第五章 埃博拉病毒致病机制第一节 埃博拉病毒通过接触进入人体并侵染细胞第二节 埃博拉病毒通过抑制宿主免疫应答反应实现大量复制第三节 埃博拉病毒通过引起机体“细胞因子风暴”损伤机体组织和器官第四节 埃博拉研究的动物模型第五节 埃博拉致病机理亟待深入研究第六章 埃博拉病毒的免疫学第一节 埃博拉病毒感染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第二节 埃博拉病毒感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第七章 埃博拉病毒病的临床与治疗第一节 临床表现第二节 实验室检查第三节 诊断与鉴别诊断第四节 临床治疗与预后第五节 埃博拉病毒病治疗的案例介绍第六节 临床防控措施第七节 临床研究展望’
第八章 埃博拉病毒病的检测技术第一节 分离培养与鉴定第二节 免疫学检测技术第三节 核酸检测技术第四节 其他检测技术第五节 埃博拉检测技术的展望第九章 埃博拉病毒病的疫苗与药物研究第一节 埃博拉病毒疫苗的种类及研究现状第二节 埃博拉病毒药物及研究现状第十章 埃博拉病毒病的预防控制第一节 埃博拉病毒病的预防第二节 疫情控制第三节 疫情防控的国际援助与合作第四节 西非三国的疫情防控经验与作法_
第十一章 埃博拉出血热研究与检测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第一节 我国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及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分级第二节 埃博拉出血热防治工作危害风险评估第三节 现场埃博拉出血热病人样本的采集与运送第四节 埃博拉病毒检测实验室要求第五节 埃博拉病毒现场检测实验室介绍附录1 国家卫生计生委: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2014年第1版)附录2 国家卫生计生委: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三版)附录3 国家卫生计生委: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转运工作方案附录4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埃博拉出血热个人防护指南(第二版)附录5 国家卫生计生委: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病例诊断和处置路径附录6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埃博拉出血热实验室检测方案(第三版)附录7 国家卫生计生委、质检总局:口岸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病例与疑似病例转运工作方案附录8 国家卫生计生委:埃博拉出血热疫区来华(归国)人员健康监测和管理信息报告要求及填表说明(第二版)附录9 国家卫生计生委:埃博拉出血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附录10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做好埃博拉病毒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附录1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埃博拉出血热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第二版)附录12 埃博拉病毒病相关网络信息附录13 检测队接受媒体采访介绍附录14 医疗队接受媒体采访介绍附录15 检测队工作学习写真附录16 医疗队工作学习写真图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