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黄厚江著
页数:351
出版社:语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1870351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红茅草》讲述了苏北乡村少年麻溜和小动物麒麟相遇、相知、互相慰藉、互相守护的传奇故事,展现了麻溜、月亮、美国嘴子、麻雀子和胖桃等一批个性鲜明的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面对复杂成人世界陌生、茫然甚至抵制的心理状态。《红茅草》描绘了苏北里下河地区乡村独特的风土人情,在反映人性复杂的同时,讴歌了人性的美好和淳朴。
作者简介
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江苏省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 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全国中学语文首批学术领军人, 国家教学成果奖获得者,
全国优秀语文教师,国标本苏教版初、 高中语文教材主要编写者, 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出版 《语文的原点》《享受语文课堂》《你也可以这样教写作》《预约课堂的精彩》《从此爱上作文课》《论语读人》
等多部专著。
相关资料
著名评论家、茅盾文学奖评委
汪政:
写给孩子们一个中国故事
有一些场景注定终生难忘,有一些故事总是如约而至,有一些人物当会与我们生死相伴……
与其等孩子们长大以后,不如现在及早地告诉他们;与其小心翼翼地选择和回避,不如和盘托出;与其用美丽的辞藻,不如质朴地讲述。写给孩子们一个中国故事,给他们讲述那曾经的年代,那些生活在不可理喻的岁月中的孩子们。
社会似乎已经进步,历史也已遁入黑暗,但黄厚江老师告诉孩子们,生活需要勇敢地面对,美好的东西要执着地追寻,不管是昨天、今天,还是将来……
三晋报刊传媒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
赵学文:
生活的一切如藤蔓扭结
时光稍纵即逝,记忆永驻心间。
岁月的印痕留在心里,在记忆深处缠绕闪光。
正如作者黄厚江老师所言,《红茅草》不是他一个人的故事。不管生活在水乡江南还是黄土高坡,或者是祖国其他地方,环境有别,故事却极尽相同。这是我们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生人的共同的故事。
我们的童年真实而荒诞,艰难而快乐,单纯而曲折。生活的一切如藤蔓扭结。只有到时光老去的今天,在苦涩的回味中才算些许明晓了昨天。
黄厚江老师无疑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在纷繁复杂中取舍,在酸甜苦乐中沉淀,在美好丑陋中提升。生活的真实是一回事,写作的呈现是另一回事。黄厚江老师很好地把握了艺术的真谛,虚和实的拿捏恰到好处,又直指人心。
《红茅草》如泣如诉、如梦如幻,理应成为一本童年人生的有益读本,就如作家曹文轩的《草房子》《红瓦房》等。
黄厚江老师是一位全国著名的语文教师,此后他会多一重作家的身份。他是一个善讲会写的典范,是语文教育者的楷模。我一直以为,只有会写作的老师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这一点应该成为大家的共识吧。
《红茅草》故事是绵长的,它的影响将更加久远。
美国极光影业制片人
宋点
这是我们这个世界的故事
总算静下心来读完《红茅草》,颇有感触。
首先庆幸黄厚江老师能把这个故事写出来,也必须称赞其完成度之高。书页里满布着玉米地的淳朴真实气息,苏北父辈的根基和情怀,还带着一段已然陌生却历历在目的历史。定位为“儿童小说”虽然合适,可我觉得这故事不止儿童小说那么简单。
以孩童视角讲述一个时代或者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作品,通常都有独特的力量。儿童对世界的单纯认知和大时代荒诞的碰撞,是这个故事对于我而言最迷人的地方。想到了一些读过的书以及随后被改编为电影的作品,比如《追风筝的人》《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儿童的友谊和冒险衬出大时代的丑陋和无奈。
这一点让我思考“麒麟”这个意象在故事里是否应该有更多分量,以及在自传性色彩的基础上,是否能渗入更多除了跳脱出的一个个鲜活角色外,对整个故事时代的深入挖掘。
如本书后记中所言,这不是作者一个人的故事。用一句俗烂的话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尽管故事着墨在一群苏北少年身上,但故事内核里麻溜与麒麟的关系构架是世界共通的。因此可以说,这是我们这个世界的故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震撼人心的正是少年派对于残酷现实的童话解读,少年派心中的老虎与麻溜心中的麒麟是异曲同工的存在。
麒麟包含着那个时代星星之火的善意与美好,他“诱惑”纯真的孩子们回归原始的泥淖,走出大人世界的猜忌背叛,走出“文革”大时代的丑陋无稽。
于此之外,以电影人的角度来说,还真的希望有朝一日能把这个故事搬上荧幕。
本书特色
小说讲述了苏北乡村少年麻溜和小动物麒麟相遇、 相知、 互相慰藉和互相守护的传奇故事, 展现了麻溜、 月亮、 美国嘴子、
麻雀子和胖桃等一批个性鲜明的少年, 在成长过程中面对复杂成人世界的陌生、 茫然甚至抵制的心理状态。书中描绘了苏北里下河地区乡村独特的风土人情, 在反映人性复杂的同时,
讴歌了人性的美好和淳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