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二十世纪的中国语音学

封面

作者:焦立为冉启斌石锋著

页数:516

出版社:书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

ISBN:978780550576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语音学主要以实验研究为手段,更多地关注语音的物质和客观层面;而音系学主要采用分析归纳的方法,主要探讨语音的系统、功能等问题。这两门学科在20世纪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进展。

我国古代的传统语音学——音韵学,主要进行的是韵书韵图的编撰、音类的分合考订、音系的爬梳整理等等工作,而在实际音理的探讨和研究上取得的成果相对要少得多。例如,传统音韵学上有相当于从发声学角度得到的唇音、舌音、喉音等,但是其含义往往与解剖学上的发音部位并不一致;而且还有齿音、牙音、半舌、半齿等说法,更难从发声学上得到一致的解释。

本书讲述了奠基时期(1900~1949)、积蓄时期(1950~1976)、繁荣时期(1977~2000)等时期的中国语言学。书中还设立了十九个专题进行研究。

作者简介

刘竹溪,男,汉,1916年生于乌鲁木齐,原籍天津杨柳青。1934年赴原苏联留学,1936年回国,曾任省教育厅印刷所主任、助理督学、小学校长等职。1936年至1944年,两度遭盛工世才迫害入狱四年。后随父经营民生药房。1954年加入和平医药社。1960年在北京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习一年。曾任市西药公会副主任、市工商联主任、自治区工商联副秘书长,1980年至1988年担任市政协副主席。1992年退休,经数年耕耘,以个人亲历、亲见、亲闻写成这部半纪实小说。

目录

第一章引论

第一节语音学在西方的兴起和发展

第二节现代以前的中国语音研究

第三节二十世纪中国现代语音学概况

第二章奠基时期(1900-1949)

第一节第一阶段——生产期(1900-1918)

第二节第二阶段——拓荒期(1919-1936)

第三节第三阶段——持续期(1937-1949)

第三章积蓄时期(1950-1976)

第一节第四阶段——恢复期(1950-1955)

第二节第五阶段——建设期(1956-1965)

第三节第六阶段——停顿期(1966-1976)

第四章繁荣时期(1977-2000)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第七阶段——开花期(1977-1990)

第三节第八阶段——结果期(1991-2000)

第五章语音专题研究

专题一普通话单元音的生理分析和声学分析

专题二普通话单元音的音位及区别特征

专题三普通话的复合元音

专题四辅音

专题五塞音清浊

专题六日母的音值

专题七音长

专题八轻重音

专题九声调

专题十连续变调

专题十一轻声

专题十二儿化

专题十三音节、音联和节律

专题十四语调

专题十五辅音送气及元音的松紧与气化

专题十六协同发音

专题十七语科库语音学

专题十八语音规范及语音教学

专题十九语音实验的仪器及方法

第六章结语

第七章(附)二十世纪中国语音学论著引略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二十世纪的中国语音学》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65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