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杨和平,刘建超著
页数:368
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6721637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松阳高腔是浙江省现存的古老戏种之一,历史传统悠久,也是目前尚能演出的高腔戏种,有着“戏曲界活化石”的美誉。松阳高腔被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丛书:松阳高腔口述剧本的记录整理与研究》以松阳高腔为对象,取口述史的研究视角,通过多次田野调查、访问松阳高腔艺人获得一手资料;追寻松阳高腔文献探索历史渊源:记录口述松阳高腔剧本并与艺人专家校勘:结合松阳高腔活态现状提出有效保护策略。在此基础上对30多个松阳高腔传统剧本进行了细致的记录整理。
作者简介
杨和平,浙江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师范大学音乐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保护研究基地副主任,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讲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日本东京艺术大学音乐学部客座研究员。2004年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曾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学校教师三等奖、第三届全国教育硕士教师、浙江音乐奖提名奖等。在全国重要报刊《中国音乐学》《中国音乐》《人民音乐》《光明日报》等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出版Ⅸ浙江音乐史》《浙江近现代音乐教育家群体研究》《非遗保护与桑植民歌研究》《聆听的维度》等著作教材20部;主持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浙江民间乐社研究”等6项;主持参与完成省部级重点社科项目“江南音乐史”等22项。获第七届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科成果三等奖、第十七届浙江省哲学社科成果三等奖及浙江省高等学校成果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等。现为全国世界民族音乐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音乐美学学会理事、中国音乐史学会理事、中国音乐评论学会理事、中国音乐教育学会理事、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委、《中小学音乐教育杂志》编委、《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副主编等。
目录
一、松阳高腔的传承历史考
二、松阳高腔本体特征分析
三、松阳高腔班社遗存考
四、松阳高腔传承艺人
五、松阳高腔口述传统剧本记录与整理
(一)《白蛇记》
(二)《赐金剑》又名《赐神剑》
(三)《黑蛇记》
(四)《九世居》
(五)《鲤鱼记》
(六)《芦花记》(又名《鲁花记》)
(七)《绣花针》
(八)《一枚钱》
(九)《造府门》
(十)《白兔记(一)》
(十一)《白兔记(二)》
(十二)《班超留任》
(十三)《二十四孝》
(十四)《耕历山》
(十五)《合珠记》
(十六)《贺太平》
(十七)《街坊卖纱》
(十八)《聚宝盆》
(十九)《葵花记》
(二十)《三闯辕门奔走樊阳》
(二十一)《国辕门拜将》
(二十二)《三娘枪棍》
(二十三)《拾义记》
(二十四)《玩花记》
(二十五)《五台会兄》
(二十六)《拜刀记》
(二十七)《卖水记(一)》
(二十八)《卖水记(二)》
(二十九)《贺太平》
(三十)《三状元》
(三十一)《夫人戏》
六、松阳高腔口述传统剧本校勘与案例举证
七、松阳高腔口述传统剧本的记录整理价值
八、松阳高腔口述传统剧本的记录整理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丛书:松阳高腔口述剧本的记录整理与研究》: 江浙地区民间音乐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历史悠久,为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松阳高腔有着鲜明的松阳地域特色、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演奏内容,在浙江民间音乐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松阳高腔作为浙江松阳地区的民间戏曲音乐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变化、传承中,显示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但面临现代化社会的发展,松阳高腔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能够与时俱进,出现了一度衰落的迹象。随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的颁布,党和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益重视,各省市、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布等措施的出台,昭示我国自上而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信心和发展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因此,加强对文化遗产这一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刻不容缓。面对松阳高腔的生态现状,本课题研究的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而提出的。正如《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所说:“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的高度,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因此,无论从民间音乐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角度,还是从贯彻国家政策方针的角度,我们都需要对松阳高腔这一历史剧种的现代传承进行系统研究,这对于保护浙江松阳高腔这一古老剧种是极其必要的。 松阳高腔的剧本整理与研究就是基于对松阳高腔的生态现状的调查,以对松阳高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式保护为目的而进行的。对松阳高腔这一地域民间音乐文化进行研究,应该充分把握这一研究内容的区域特色,如风俗习惯、语言风格、文化背景、经济条件、生存方式等,在此基础上研究在这一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民间音乐文化现象、音乐审美趣味、音乐品种以及与音乐艺术相关的传播与传承方式等。这不仅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传承价值,对松阳高腔的保护的现实意义也是巨大的。以松阳高腔为标志的浙江地域性文化研究,对于建立浙江文化大省和文化强省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主要从松阳高腔的历史文化背景人手,重点是对松阳高腔剧本进行整理,在调查研究、采访访问的基础上得到第一手剧本资料,最后以对松阳高腔在当下社会的传承和保护与开发作为落脚点。松阳高腔口述剧本作为一种口述史料,它是通过松阳高腔艺人以回忆的形式口述剧本唱腔内容而搜集松阳高腔历史信息的一种行为。松阳高腔口述剧本同松阳高腔的文献档案史料一样,是研究松阳高腔历史的重要例证之一。它可以印证松阳高腔数百年来发生、发展、传承、创新的历史事实,可以客观真实地反映历史变化中松阳高腔演唱剧目内容的真实性。这种口头传述的形式,多没有文字性的记载,随着松阳高腔这一艺术形式不断消亡,用文字记录下剧本内容,用文字记录下松阳高腔艺人的回忆,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