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成圣之道:北宋二程修养工夫论之研究

封面

作者:温伟耀

页数:166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

ISBN:978781091005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程明道即“一本”言工夫之义理格局;程伊川之致知民涵养工夫;视域与观照:二程工夫论之会通等内容。

作者简介

(1952- ),英国牛津大学哲学博士,专攻现代德国哲学和神学。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研究宋代儒家首先哲学。现任基督教卓越使团会长,兼任加拿大安大略省神学院教授。此外,温博士也是报纸杂志专栏作家、电台节目主持人。近著包括《爱恨中国人》、《异乡情》、《无能者的大能》等。

本书特色

本书的写作,不单旨在透过将二程兄弟不相同的道德修养工夫论相互对话会通,以化解儒学发展中的派性对立,本书亦尝试运用科际对话及哲学诠释学的方法,去整理和消化工程的哲学思想,从而指出中国北宋工程的道德工夫论对现代世界哲学的意义和贡献。以下简列本书各章的重点:

第一章“序论:关于二程的研究”,是透过近百年来关于二程研究的历史考察,指出二程的哲学在学术界中,仍未普遍受到应有的重视。

第二章“程明道即‘一本’言工夫之义理格局”,主要是深入探讨程明所理解的“一本”境界。

第三章“程伊川之致知与涵养工夫”,是借助程伊川对“格物致知”工夫的体会和讲论,运用哲学诠释整理出一套较全面地由“闻见之知”转化出“德性之知”的道德工夫。

第四章“视域与观照:二程工夫论之会通”,则尝试将程明道和程伊川个别在道德工夫方面的独特见解,放在一起对话和会通。

目录

自序

导言

凡例

第一章 序论:关于二程的研究

一 近百年来二程思想研究的发展

(一)抗日战争以前的二程研究

(二)由抗战至20世纪60年代的二程研究

(三)牟宗三的《心体与性体》及其影响

(四)20世纪80年代以后二程研究的发展

二 二程研究的核心问题及本书的哲学立场

第二章 程明道即“一本”言工夫之义理格局

一 引言:“一本”之境界

二 “一本”境界之内涵与义理格局

(一)“一本”论作为一种圆顿的观照境界

(1)通过“本体”统摄“存在”——从把持本源的统摄意向破分别相的境界

(2)即“存在”即“本体”——绝对圆融之观照境界

(二)达至“一本”境界之工夫

(1)体悟——境界的提升、意识的转化

(2)渐悟渐修——“诚、敬、慎独”的把持工夫

第三章 程伊川之致知与涵养的工夫

一 引言——伊川工夫论之一般性格

二 伊川格物穷理致知之疑难

(一)“格物穷理致和”的首先实践意义

(二)疏角伊川“格物、致知”工夫的偏差

(1)将伊川“格物穷理”工夫类比于近代西方的科学归纳法

(2)将朱熹的“格物致知”论套人伊川的理解之中

(3)伊川“格物致知”工夫的不同层次

三 伊川“格物、致知”之现象学与本体学的诠释

(一)通过读圣贤典籍去提升自己的道德生命

(1)读书与道德生命的提升:所读何书?

(2)对圣贤典籍的再体验:如何读书?

(二)体察历史人物经历以把握为圣之道

(1)读史与道德生命的提升

(2)对历史的具体解悟

(三)居敬集义——透过待人接物的生活去提升自己的首先生命

(1)待人之道与道德生命的提升

(2)接物之道与道德生命的提升

(3)“敬”作为涵养的工夫

(四)观天地万物气象而感应德性生命之义理

(1)观物察己的本体学根据

(2)观物察己的工夫

(3)再论“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

第四章 视域与观照:二程工夫论之会通

一 对工程同异的不同立场

二 工程所辅陈的成圣之道

(一)从工程生平经历看二人之学术关系

……

参考资料选辑

索引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成圣之道:北宋二程修养工夫论之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65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