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党益民
页数:169
出版社: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0332449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一条冰雪之路,一段被雪藏30年的历史,一个老兵与168座坟茔,一家人24年孤独的守望。 八位评论家联袂推荐的一部,让全中国为之感动、流泪的作品! 《守望天山》的文学性很强,在人物刻画、细节描写、文学语言方面都很成功,特别是在人性描写上入木三分。
作者简介
党益民,陕西富平人,1963年生,诉讼法学研究生,武警交通二总队副政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先后40余次进藏,12次立功。出版长篇小说4部,散文集1部,长篇报告文学1部。其中:长篇小说《喧嚣荒塬》获中国作家“大红鹰”文学奖,巴金文学院优秀作品奖;长篇小说《一路格桑花》入选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部优秀图书”;长篇报告文学《用胸膛行走西藏》获第十届全军文艺新作品一等奖,第四届报告文学“正泰杯”大奖,第四届鲁迅文学奖(2004—2006年)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
本书特色
一条冰雪之路,一段被雪藏30年的历史,一个老兵与168座坟茔,一家人24年孤独的守望。
八位评论家联袂推荐的一部,让全中国为之感动、流泪的作品!
党益民创作的《守望天山》的文学性很强,在人物刻画、细节描写、文学语言方面都很成功,特别是在人性描写上入木三分。
作品采用的叙事方式很有艺术追求,读来很真切、很感人。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建功
这部作品非常完美,很少见。我阅读时落泪了。作品的意义在于写到了人的精神深度,对于爱的传递又非常曲折,简直就像一部电影。
一一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胡平
党益民用很朴实的方式写出的这个感恩故事,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力量。作品给我们提出一个很大的精神问题,应该得到高度重视和很好的宣传。
一一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梁鸿鹰
《守望天山》在精神情感和道德坚守方面的表现,已经在天山上耸立起一座高峰,足以引发我们每个人心灵的震动。
一一著名评论家李炳银
我看这部作品的时候确实很受感动,多次掉泪。作品赞颂了一种天山精神,一种人间大爱。作品很有感染力,读来让人震撼。
——中国报告史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周明
《守望天山》的文学性很强,在人物刻画.细节描写.文学语言方面都很成功,特别是在人。眭描写上入木三分。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傅溪鹏
《守望天山》是小人物,大传奇;小故事,大主旨;真切朴实,意昧深长,读后既有深深的感动,也有强烈的震撼,那种盘桓胸臆的滋味很难以言表。
——著名评论家丁临一
目录
作者手记
第一章 守望老兵:陈俊贵
第二章 陈俊贵的妻子:孙丽琴
第三章 陈俊贵的大儿子:陈晓洪
第四章 陈俊贵女儿:陈晓梅
第五章 地方政府领导如是说
第六章 烈士亲人如是说
第七章 昔日战友如是说
附录 雪祭天山
节选
第一章 守望老兵:陈俊贵 我们是战友,有啥说啥。 当年你们十一支队(基建工程兵的一个师)在青海修青藏公路,我们十二支队在新疆修天山公路;你们修了10年,我们也修了10年;你们牺牲了108个,我们牺牲了168个。咱们都是从基建工程兵出来的,都在雪山上抡过铁锤,背过石头,所以见到你感觉特别亲。 我们实话实说,不整那没用的。但是有些话、有些事,你可别写到书里去,别让人家笑话咱老兵没水平。来,喝,听我给你慢慢唠。 我这一辈子呀,做过最大的一件错事,就是吃了四个战友最后的一个救命馒头。当然,我也做对过几件事:一是当了兵,二是娶了个好老婆,三是退伍后又重返天山为班长和牺牲的战友守墓。 我们村里的许多媳妇都是骗来的 我家在辽宁省辽中县老达房孟家岗。我们弟兄三个,我是老二。老大是残废,23岁那年,给生产队赶马车,让马给踢了,双目失明,现在还没有成家呢。老三也是个农民,成家了,有一儿一女,听说日子过得还可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