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永枫,李益民主编
页数:174
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6064064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高职电子技术专业的实训教材,通过实例引入器件的识别、测试方法以及测试设备的使用方法。开设本课程,可为学生培养专业技能和提高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书特色
“电子技术基本技能实训”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它是“专业技能实训”和“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实训”等后续课程的基础。本书的编写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电工电子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器件的识别与测试方法,熟悉常用工具和仪器设备的使用,使学生能够独立运用它们分析和解决在后续的专业课学习及电子产品的制作与调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本书将教学内容分成了8章,把主要的知识点和技能训练内容都融合在各章中。各章内容分为三部分:最部分通过实训提出应知和应会的基本要求,使学生初步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方法;第二部分是对器件和仪器设备的了解与使用;第三部分是对常用器件和仪器仪表的综合运用。在各章的开始都以常用器件的基本应用电路为实例,使学生了解器件的主要特性、识别方法和测试手段;各章的核心内容是电路的分析、测试方法。此外还根据电路测试的实际需求逐步引入相关仪器设备及工具的使用。本书在各章节的教学内容编排上都充分体现了以上特点。全书共安排了16个实训,每章包含两个实训,首先推出的实训较简单,第二个实训相对复杂,主要作用是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使学生熟悉仪器仪表。实践证明,这种安排符合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规律。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书中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实训课教学是否成功就在于学生能否真正掌握第一的基本技能并应用于实践。书中减少了验证性实验,增加了操作性、设计性、工艺性和综合性训练。因此,在实训内容的组织和安排上,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对常用器件和仪器设备的应用意识与操作意识,使他们能够借助仪器设备来测试、分析和调试电路。 本书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实验教材有着很大的区别,只关注各种常用器件的外部特性和对仪器仪表的熟练运用,通过对器件的测试和对典型电路的分析与调试,不断强化对仪器设备的操作和使用方法的掌握,即本书更加注重器件测试和借助仪器仪表完成对电路的测量过程,而对器件的内部结构与原理不做太多阐述。多年来,我们在电子技术基本技能实训课程的教学中一直采用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书中将这种经验在内容编排上作了充分体现,如第1章通过电阻的分压和分流作用,启发学生构建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应用电路,逐步掌握电流表、电压表及万用表的基本原理与应用,特别适合于边讲、边做、边总结的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书中在内容安排上的另一特点就是强调对仪器设备的重复使用,即对在前面章节中已用过的仪器仪表,在后续章节中仍要求重复使用,其作用就是让学生熟练运用常用的仪器仪表。实践证明,只有在对仪器设备达到熟练运用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借助它们快速地测试、查找和排除实际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本书适合于边教、边启发、边做、边学习的教学方法,在每章开始的实训中,先对相关的知识点予以讲解,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独立完成实训内容;在实训中,根据测试器件和电路参数的要求,当需要使用相关仪器仪表时,有针对性地介绍它们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 本书在最版的基础上,考虑到集成运算放大器是模拟集成电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器件,其应用已远远超出了数学运算的范畴,在自动控制系统、测量仪表等其他电子设备中已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已成为当前模拟电子技术领域中的核心器件,所以在本次修订中增加了第8章“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重点介绍了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结构、特点及以其为主体构成的典型线性与非线性应用电路的分析、测试和应用,目的是在掌握常规分立元件电路测试与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由运算放大器构成的集成元件及电路的应用与测试,使实训内容和体系更趋向于合理完整,以满足电子专业基本技能训练的需求。本书参考教学时间为56~64学时(含实训),具体安排如下:第1章6学时;第2章8~12学时;第3章6学时;第4章6~8学时;第5章6~8学时;第6章6学时;第7章8学时;第8章10学时。各实训内容可根据专业和考证需要予以取舍。
目录
实训1.1 电阻在分压、分流电路中的应用 1
1.1 电阻器及其应用 4
1.1.1 电阻器的分类 4
1.1.2 电阻器的型号及命名 6
1.1.3 电阻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7
1.1.4 电阻器的识别方法 7
1.1.5 电阻器的测量与代换 11
1.2 万用表及其应用 14
1.2.1 指针式万用表 15
1.2.2 数字式万用表 18
1.3 直流稳压电源及其应用 20
1.4 接插件及开关 22
实训1.2 电阻应用电路的测试 26
本章小结 27
习题1 27
第2章 电容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 29
实训2.1 积分、微分电路波形的观测 29
2.1 电容器及其应用 31
2.1.1 电容器的分类 32
2.1.2 电容器的型号及命名 34
2.1.3 电容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34
2.1.4 电容器的识别方法 35
2.1.5 电容器的简易测试 36
2.2 示波器及其应用 37
2.2.1 示波器的基本结构 37
2.2.2 示波器显示波形的原理 39
2.2.3 示波器面板上的开关和旋钮 42
2.2.4 示波器的基本应用与使用方法 46
2.3 低频信号发生器 53
2.3.1 低频信号发生器 53
2.3.2 函数信号发生器 56
实训2.2 常用电子仪器使用练习 57
本章小结 61
习题2 62
第3章 电感元件的识别、检测与应用 64
实训3.1 电感在并联谐振电路中的应用 64
3.1 电感器及其应用 66
3.1.1 电感器的分类 66
3.1.2 电感器的型号及命名 69
3.1.3 电感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69
3.1.4 电感器的识别方法 71
3.1.5 电感器的测量 72
3.2 Q表及其应用 75
实训3.2 电感应用电路的测试 81
本章小结 82
习题3 83
第4章 晶体二极管的特性及其应用 84
实训 4.1 晶体二极管特性测试及其应用 84
4.1 晶体二极管及其应用 86
4.1.1 晶体二极管的结构 86
4.1.2 晶体二极管的分类及命名 87
4.1.3 晶体二极管的特性曲线 89
4.1.4 晶体二极管的主要技术参数 91
4.1.5 晶体二极管的简易测试 91
4.2 晶体管特性图示仪及其应用 93
实训 4.2 晶体二极管的应用 96
本章小结 97
习题4 98
第5章 晶体三极管的特性及其应用 100
实训 5.1 晶体三极管特性测试及其应用 100
5.1 晶体三极管及其应用 101
5.1.1 晶体三极管的结构和分类 101
5.1.2 晶体三极管的型号及命名 102
5.1.3 晶体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及参数 103
5.1.4 晶体三极管的识别方法 106
5.1.5 晶体三极管的简易测试 108
5.2 应用晶体管特性图示仪测试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110
5.2.1 晶体三极管的输入特性测试 110
5.2.2 晶体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测试 111
实训 5.2 晶体三极管的应用 111
本章小结 114
习题5 115
第6章 电路的频率特性测试 117
实训 6.1 RLC串联交流电路的幅频特性测试 117
6.1 电路的频率特性介绍 118
6.1.1 电路的频率特性概述 118
6.1.2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总体描述 119
6.2 扫频仪及其应用 120
6.2.1 BT-3C型高频扫频仪的原理介绍 120
6.2.2 BT-3C型高频扫频仪的使用 123
实训 6.2 调频高频放大器选频电路的幅频特性测试 126
本章小结 127
习题6 128
第7章 稳压电源的制作与电路分析 129
实训 7.1 直流集成稳压电源的制作 129
7.1 稳压电路工作原理介绍 131
7.1.1 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引脚识别与性能检测 131
7.1.2 稳压电源的基本工作原理 132
7.1.3 主要性能指标及其测试方法 134
7.1.4 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135
7.2 电子线路图读图基本知识介绍 135
7.2.1 电子线路图的分类 135
7.2.2 读图的一般方法 137
7.3 焊接技术 137
7.3.1 焊接工具 137
7.3.2 镀锡技术 138
7.3.3 手工烙铁焊接技术 139
7.3.4 焊点要求及质量检查 141
7.4 调试与诊断技术 145
7.4.1 调试技术 145
7.4.2 电子装置的故障排除 146
实训 7.2 指针式万用表的制作 147
本章小结 149
习题7 149
第8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 151
实训 8.1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测试 151
8.1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概述 153
8.1.1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概念 153
8.1.2 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点 156
8.2 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基本运算电路 158
8.2.1 反相比例运算 158
8.2.2 同相比例运算 159
8.2.3 多路加减运算 160
8.2.4 微分运算与积分运算 161
8.3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162
8.3.1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 163
8.3.2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非线性应用 164
8.3.3 常用集成运算放大器芯片的选用与介绍 168
实训 8.2 增强驱动能力的运算放大器应用电路 170
本章小结 172
习题8 172
参考文献 1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