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金钊
页数:238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20813796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稿由华东政法大学法理学陈金钊教授所著,全书分为八个部分,分别从正确理解法治与改革的关系、法治与改革思维的冲突及消解、意识形态的法治化转向、“法治改革观”及其意义、法治与改革关系的顶层设计、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的理论阐释、以法治方式推进和深化改革、探究法治与改革关系中的“法治之理”系统阐释,认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深化改革互相促进,务必会推动国家治理走向长治久安。
作者简介
陈金钊,男,汉族,法学博士,教授,法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华东政法大学科研处处长。现任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在学术研究领域,陈金钊教授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四部,教材三部,主编大型学术丛书两部。
本书特色
党的十五大确定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法治建设就成了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问题。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战略,不仅是对西方法治外交的应对,更根本的是要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实现执政方式的转变,建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或者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不仅仅是一个战术问题,更主要的是一种战略性思考,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很多方面都显示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定位,显现出是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基本方式的定力。
目录
前言导言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所展现的战略定力第一章 正确理解法治与改革的关系 第一节 多角度探寻法治与改革关系 第二节 法治与改革的关系需要法治的统合 第三节 正确处理法治与改革关系的意义 第四节 处理改革与法治关系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二章 意识形态的法治化转向 第一节 法治意识形态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区分 第二节 法治应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第三节 法治意识形态转向的具体内容第三章 “法治改革观”及其意义 第一节 “法治改革观”是对法治与改革的关系进行重新定位 第二节 法治改革观对改革走向的框定 第三节 “法治改革观”对深化改革的意义第四章 法治与改革关系的顶层设计 第一节 合理界定社会转型期的改革与修法关系 第二节 “顶层设计”需要法治改革观的引导 第三节 作为顶层设计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第五章 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的理论阐释 第一节 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是对法治与改革关系的重新定位 第二节 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是要解决改革的合法性问题 第三节 对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之“法”的理解第六章 以法治方式推进深化改革 第一节 法治与改革关系的社会转型语境 第二节 以法治方式凝聚改革共识的意义诠释 第三节 以法治方式推进改革的路径第七章 探究法治与改革关系中的“法治之理” 第一节 法治之理对法治中国的重要性 第二节 用法治之理改造传统思维方式 第三节 用法治之理塑造中国法理学 第四节 用“法治之理”改变行为方式 第五节 用法治之理改善执政方式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