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蓉霞
页数:295
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11008938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沟通名作与读者的好书,更是一座连接科学与文化的桥梁
作者简介
陈蓉霞,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科学技术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生物学哲学及生物学史、生命伦理学、科学哲学、科学与宗教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在生物进化论史及其遗传学史、当代生命科学前沿的伦理学、进化论与宗教间的关系等问题上见解颇深。著有《进化的阶梯》《生物学史名著赏析》《破译生命的密码》《两性冲突》《时间舞台上的物种》等科普图书,发表论文及评论百余篇。2014年6月7日,陈蓉霞不幸因病离世。
相关资料
陈蓉霞不仅是优秀的学者、著作等身的作家,也是一位富有爱心、深受学生爱戴的杰出教师。学生们推崇她的学识和文采,更敬佩她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意义的洞悉,对他人的关爱。有学生回忆说:“陈老师说了:‘不要难过,想我就去读我的书。’”是的,作品延长了作者的生命。今天我重读她的众多著作,写下这些文字,悼念一位英年早逝的朋友和同道。——吴国盛(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陈蓉霞老师去世时才53岁。这个年龄正是一个哲学家思想比较成熟的时候,然而一切戛然而止。好在她留下了很多书和文字,那些书和文字就是一个哲学家最好的墓碑。当我们无意间看到那些文字,我们会想起她,以及她和我们共有的时代。人们不应该忘记那些暗夜里的星光,即便微弱。也是启明!此刻,我愿意相信柏拉图的灵魂不死的说法。虽然死亡是冰冷的,但灵魂总是温暖的!——李侠(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陈蓉霞不仅是优秀的学者、著作等身的作家,也是一位富有爱心、深受学生爱戴的杰出教师。学生们推崇她的学识和文采,更敬佩她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意义的洞悉,对他人的关爱。有学生回忆说:“陈老师说了:‘不要难过,想我就去读我的书。’”是的,作品延长了作者的生命。今天我重读她的众多著作,写下这些文字,悼念一位英年早逝的朋友和同道。——吴国盛(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陈蓉霞老师去世时才53岁。这个年龄正是一个哲学家思想比较成熟的时候,然而一切戛然而止。好在她留下了很多书和文字,那些书和文字就是一个哲学家最好的墓碑。当我们无意间看到那些文字,我们会想起她,以及她和我们共有的时代。人们不应该忘记那些暗夜里的星光,即便微弱。也是启明!此刻,我愿意相信柏拉图的灵魂不死的说法。虽然死亡是冰冷的,但灵魂总是温暖的!——李侠(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作者近年来科学阅读的书评合集,所论图书共52本。作者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以图书评论的方式,写出了对科学的认识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在与公众分享科学与文化知识的同时,向公众传播阅读与思考的重要性。在琳琅满目的科学图书中,此书称得上是读者与图书的桥梁。它更是作者欲通过某些读物,启发读者(有关科学的)“课外书”应该读什么以及可以怎样读的媒介。本书共分为三大篇:“道德·情感·进化篇”、“科学·哲学·宗教篇”和“社会·文化·反思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