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刃
页数:313页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01015496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知情者的视角,用大公报原始资料,对大公报的许多人和事,进行了别开生面的解读,提出一些新的见解。《大公报》是中国新闻史上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本书对与其相关的著名人物及著名事件,进行了独具特色的解读。因为本书的作者具有的独特身份,他所掌握的资料和信息,远非一般研究者或者创作者能够企及,使本书具有了极高有史料价值和阅读价值。本书所讲述的内容,主要为作者之父张高峰经历和讲述过的张季鸾年代(1926-1949)的新记大公报,引用资料也多出自张高峰及那一代报人的回忆、日记、信札,许多都从未刊行面世过。
本书特色
本书以知情者的视角,用《大公报》原始资料,对《大公报》的许多人和事,进行了别开生面的解读,提出一些新的见解。《大公报》是中国新闻史上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本书对与其相关的著名人物及著名事件,进行了独具特色的解读。因为本书的作者具有的独特身份,他所掌握的资料和信息,远非一般研究者或者创作者能够企及,所以使本书具有了极高有史料价值和阅读价值。本书所讲述的内容,主要为作者之父张高峰经历和讲述过的张季鸾年代(1926—1949)的新记大公报,引用资料也多出自张高峰及那一代报人的回忆、日记、信札,许多都从未刊行面世过。
目录
我与大公报(自序)一、走入历史的新记大公报 ——大公报研究中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 大公报是“百年传承”吗?
此大公报非彼大公报 “三驾马车”跑的不是一条道 大公报“投靠蒋介石”辨析 也说“小骂大帮忙” “四不”缘何变“两不” “王芸生就是大公报”质疑 “大公人”怎样看大公报 用历史的眼光考察大公报二、大公报记者笔下的国共两党 ——“客观报道”难掩主观倾向 “是其所当是,非其所当非” 大公报国共报道的基本脉络 《豫灾实录》与大公报停刊事件 重庆谈判期间的大公报 大公报记录的国民党接收 军调、和谈、大公报 两次长春之战与三位报人的命运 大公报缘何《哭四平》 大公报揭露的东北败象 国民党对大公报“翻脸”了三、大公报的采编运作特色 ——兼谈大公报人的职业追求 从大公报新闻专电说起 琳琅满目的新闻版面设置 自由、独立的记者、编辑 大公报人的职业精神与追求 “新闻检查”与记者抗检四、转折年代大公报旧闻录 ——重温几段被淡漠的历史 汉奸们的嘴脸和下场 警觉日本“将来的可怕” 大公报“反苏”的是是非非 《大公报》上看“国大” 阎锡山“宏论”难逃“宿命” 天津《大公报》停刊前的那些日子五、从“新记”到“官媒”的转变 ——说说天津进步日报与北京大公报 大公报“自己骂自己” 脱胎换骨的“新生”附录 张高峰小传何必“棒杀”与“捧杀”(代后记)
此大公报非彼大公报 “三驾马车”跑的不是一条道 大公报“投靠蒋介石”辨析 也说“小骂大帮忙” “四不”缘何变“两不” “王芸生就是大公报”质疑 “大公人”怎样看大公报 用历史的眼光考察大公报二、大公报记者笔下的国共两党 ——“客观报道”难掩主观倾向 “是其所当是,非其所当非” 大公报国共报道的基本脉络 《豫灾实录》与大公报停刊事件 重庆谈判期间的大公报 大公报记录的国民党接收 军调、和谈、大公报 两次长春之战与三位报人的命运 大公报缘何《哭四平》 大公报揭露的东北败象 国民党对大公报“翻脸”了三、大公报的采编运作特色 ——兼谈大公报人的职业追求 从大公报新闻专电说起 琳琅满目的新闻版面设置 自由、独立的记者、编辑 大公报人的职业精神与追求 “新闻检查”与记者抗检四、转折年代大公报旧闻录 ——重温几段被淡漠的历史 汉奸们的嘴脸和下场 警觉日本“将来的可怕” 大公报“反苏”的是是非非 《大公报》上看“国大” 阎锡山“宏论”难逃“宿命” 天津《大公报》停刊前的那些日子五、从“新记”到“官媒”的转变 ——说说天津进步日报与北京大公报 大公报“自己骂自己” 脱胎换骨的“新生”附录 张高峰小传何必“棒杀”与“捧杀”(代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