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庙宇.仪式.群众-上党民间信仰研究

封面

作者:朱文广著

页数:381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1617461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民间信仰是理解中国民众思想、生活的一面镜子。本书以上党为区域范畴探讨中国乡村的民间信仰。全书分五章:第一章探讨民众建庙立祀的目的、组织与参与群体、社会变迁下庙宇与祭祀的命运;第二章探讨庙宇分布的原则、集体祭祀活动的类型、庙宇祭祀的宗教派别;第三章探讨集体祭祀仪式的流程及其体现的民众历史观、人物观;第四章探讨在信仰活动中起关键作用的群体的源流演变;第五章探讨在男性因素占据主导的信仰活动中,女性因素是如何进行反限制活动并实现“阴阳和合”的。本书认为,上党民间信仰内容丰富又有内在逻辑,同时具有相当强的适应能力,故而能历经时代变迁而存在。

作者简介

朱文广,1973年生,历史学博士,现为长治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系讲师,主要从事中国民间信仰、山西史、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与教学,近年来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持省级课题1项。

本书特色

民间信仰是理解中国民众思想、生活的一面镜子。本书以上党为区域范畴探讨中国乡村的民间信仰。全书分五章:第一章探讨民众建庙立祀的目的、组织与参与群体、社会变迁下庙宇与祭祀的命运;第二章探讨庙宇分布的原则、集体祭祀活动的类型、庙宇祭祀的宗教派别;第三章探讨集体祭祀仪式的流程及其体现的民众历史观、人物观;第四章探讨在信仰活动中起关键作用的群体的源流演变;第五章探讨在男性因素占据主导的信仰活动中,女性因素是如何进行反限制活动并实现“阴阳和合”的。本书认为,上党民间信仰内容丰富又有内在逻辑,同时具有相当强的适应能力,故而能历经时代变迁而存在。 

目录

引言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学术史回顾
一 选题缘起
二 学术史回顾
第二节 创新之处及理论方法
一 创新之处
二 理论方法
第三节 结构及内容

第一章 上党乡村建庙立祀概论
第一节 建庙立祀的道德指向
一 建庙立祀的道德指向
二 道德要求的分类
三 庙宇传说与赏善罚恶
第二节 建庙立祀的组织与参与者
一 社的活动
二 会的活动
三 村民、官吏、商铺及其他群体的参与
四 僧道与村社的关系
第三节 近代社会变迁下的庙宇及祭祀活动
一 难以禁毁的庙宇与赛会
二 《神祠存废标准》
三 抗战之前的上党乡村庙宇与迎神赛社
四 1937年以后的庙宇与庙会

第二章 庙宇分布与祭祀类型
第一节 庙宇的等级与配合
一 大庙
二 庙宇、神殿与神像的配合
三 庙宇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二节 庙宇的风水布局
一 建于风水宝地
二 建于可防煞、补脉之处
三 符合五 行八 卦原则
第三节 庙宇祭祀的类型
一 频繁的祭祀
二 联村共赛
三 庙宇之间的联系
第四节 庙宇祭祀的宗教派别
一 庙宇与诸教混融
二 迎神赛社与诸教混融
三 佛道对比

第三章 集体祭祀的仪式分析
一 筹备阶段
二 正赛三天
三 繁多的供品
第二节 几个特殊仪式
一 山崇拜与变异的山神崇拜
二 驱傩戏与接寿星
三 乡村社会的历史观与人物观
第三节 祈雨与取水仪式
一 祈雨活动的近代遭遇
二 上党的雨神群体
三 上党地区的祈雨取水仪式

第四章 信仰活动的关键群体
第一节 社首
一 社首的产生方式及其基本条件
二 社首的主要功能及其分类
三 称职社首、社首的问题及形象改变
第二节 水官
一 水官之源流
二 水官的其他职能
三 水官面临的问题
第三节 乐户、阴阳、厨师与马匹
一 乐户
二 阴阳
三 厨师
四 马匹

第五章 信仰活动中的性别
第一节 女神庙及女神特征
一 女神庙的女性特征
二 女神的全能神特征
三 精卫填海故事的反常性
第二节 乡村社会中的女巫——师婆形象
一 反迷信语境下的“巫”“女巫形象”
二 上党地区的女巫——师婆
三 秃奶奶:一个地方师婆的神化
第三节 性别权力的限制与反限制
一 男性权力的彰显
二 女性权力的逆转现象
三 长畛村的祈雨仪式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庙宇.仪式.群众-上党民间信仰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649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