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蔡志峰
页数:240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0086442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编写本书的初衷,意在对“互联网 ”时代的工会工作有所探索、有所启益。本书的思路将按照“思想–制度–器物”的逻辑,内容大致沿着这样的脉络展开:“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互联网 ”对工会的意义—-“互联网 ”时代工会工作现状—-“互联网 工会”的内容和形式—-“互联网 工会”的建设目标和路径—-“互联网 ”时代的信息安全—-“互联网 ”对工会干部的素质要求。
在2015年7月召开的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要下大气力开展网上工作,亮出群团组织的旗帜,发出我们的声音。2015年1月下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打造网上网下相互促进、有机融合的群团工作新格局。”任务十分明确,要求十分具体。在全总改革试点答记者问的现场,全国总工会负责人也提到,要适应“互联网 ”发展,打造全国工会系统服务职工网 络载体, 建立全国统一的工会工作和会员信息基础数据库, 开通全总微博、 微信公众号和移动客户端, 推动网上网下互动融合,实现服务对象全覆盖、服务时间全天候。工会干部要学会用职工群众易于接 受的语言和形式, 提高运用新媒体能力, 更直接地与职工群众在网上交流互动, 引导和凝聚广大职工。
显而易见,在这个“互联网 ”时代,工会组织不能缺位而要当先,不能守成而要创新,要树立互联网思维,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在履职维权方面展现更大的作为。
作者简介
总策划:
邹震,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
关明,中华全国总工会信息中心主任
执行主编:
胡惠军,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信息处处长
喻龙,中华全国总工会信息中心副主任
编创团队:
刘增智,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硕士,中华全国总工会信息中心工程师。
孙玥,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硕士,中华全国总工会信息中心工程师。
李素玲,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硕士,中华全国总工会信息中心工程师。
张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中华全国总工会信息中心工程师。
张晓莹,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博士,中华全国总工会信息中心副研究员。
陈立鹏,毕业于北方工业大学,硕士,中华全国总工会信息中心工程师。
陶灵娟,毕业于第二炮兵(火箭军)指挥学院,硕士,中华全国总工会信息中心工程师。
桑葳,毕业于对外经贸大学管理学,硕士,中国工会网络中心编辑。
蔡志峰,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信息处主任科员。
本书特色
编写本书的初衷,意在对“互联网 ”时代的工会工作有所探索、有所启益。本书的思路将按照“思想—制度—器物”的逻辑,内容大致沿着这样的脉络展开:“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互联网 ”对工会的意义——“互联网 ”时代工会工作现状——“互联网 工会”的内容和形式——“互联网 工会”的建设目标和路径——“互联网 ”时代的信息安全——“互联网 ”对工会干部的素质要求。
在2015年7月召开的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要下大气力开展网上工作,亮出群团组织的旗帜,发出我们的声音。2015年1月下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打造网上网下相互促进、有机融合的群团工作新格局。”任务十分明确,要求十分具体。在全总改革试点答记者问的现场,全国总工会负责人也提到,要适应“互联网 ”发展,打造全国工会系统服务职工网 络载体, 建立全国统一的工会工作和会员信息基础数据库, 开通全总微博、 微信公众号和移动客户端, 推动网上网下互动融合,实现服务对象全覆盖、服务时间全天候。工会干部要学会用职工群众易于接 受的语言和形式, 提高运用新媒体能力, 更直接地与职工群众在网上交流互动, 引导和凝聚广大职工。
显而易见,在这个“互联网 ”时代,工会组织不能缺位而要当先,不能守成而要创新,要树立互联网思维,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在履职维权方面展现更大的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