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道教医世思想溯源

封面

作者:杨洋

页数:396

出版社:巴蜀书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5310677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道教医世思想溯源》为学术类图书。《道教医世思想溯源》通过对《太平经》中出现的道教医世思想的梳理,以及葛洪对医世思想的诠释和发展,讨论了道教医世思想在汉晋时期的形成与发展,并认为这一思想在明清时期趋于成熟。

作者简介

杨洋,女,1983年生,江苏连云港人。先后于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哲学硕士、宗教学博士学位。曾执教于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现为东南大学马克思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主要为中国传统哲学与宗教。主持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在《宗教学研究》、《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本书特色

  杨洋最的《道教医世思想溯源》认为道教医世思想是中国古代第一特色并依旧散发着魅力的经世思想。它以医学的思维方式,将社会失衡的表现看成是天下生了病,在独特的病理观下开出道教医养天下的特殊疗方。全书以道教医世思想的酝酿、形成、发展与转型为线索,对其在身国关系、医学观、政治观、整体观等方面的学理脉络加以阐述,并且对其逐步聚焦
“修仙以医世”的路径加以说明。
  医世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先秦老、庄、黄老的政治观以及《黄帝内经》的医学观,为道教医世思想提供了基本的思想要素;第二,道教经典《太平经》最早形成了道教医世思想的完整理论体系;第三,葛洪对早期道教医世思想进行改造,奠定了后世道教医世思想发展的基本形态;第四,道教医世思想的集大成者清道教龙门医世宗,发展出“即身即世、即世即心”的医世功法。其中前三个阶段奠定了道教医世思想的发展方向和主要特色,也是本书试述的重点。

目录

目录序
导言 道教思想史的“医世”维度一 道教医世思想集大成者及其历史发展若干阶段二 道教医世思想溯源的意义与价值三 道教医世思想溯源的结构与线索
第一章 道教医世思想的先秦思想资源第一节 无为而为:《老子》政治观序
导言 道教思想史的“医世”维度一 道教医世思想集大成者及其历史发展若干阶段二 道教医世思想溯源的意义与价值三 道教医世思想溯源的结构与线索
第一章 道教医世思想的先秦思想资源第一节 无为而为:《老子》政治观一 “无为而为”与社会理想二 “无为而为”的内在根据三 “无为而为”的路径和方法第二节 先身后国:《庄子》政治观一 治身绪余为国家二 内圣外王只一道三 无为得以为天下第三节 用世之学:黄老政治观一 由道体发用二 治身治世并重第四节 天人贯通:《黄帝内经》医学观一道教与医学的关系二 医学时空整体观三 病理观与病疗观
第二章 《太平经》的医世思想体系第一节 《太平经》医世思想的病症观一致太平理想二天下生病第二节 《太平经》医世思想的病理观一 气论:一气生化天下二 神论:拯救还是自救三 道论:大道唯在任用第三节 《太平经》医世思想的病疗观一 疗天下之病的原则二 疗天下之病的方法第四节 《太平经》医世思想的价值、意义与影响一 《太平经》医世思想的价值与意义二 《太平经》医世思想的后世影响
第三章 道教的现实发展与医世思想转型第一节 道教变革时期的领军人物一 魏晋道教的发展二 葛洪其人其道三 葛洪与《太平经》、太平道第二节 《太平经》医世思想的承接与发展一 葛洪对《太平经》医世思想的继承二 葛洪对《太平经》医世思想的推进
第四章 养生修仙:道教医世的根本路径第一节 长生成仙的追求一 “仙”的美学意象二 仙的几种层级三 我命由我不由天第二节 身体观一 广义的身体观二 仙学身体理论第三节 长生久视的修仙之法一 合于大道二 仙药三 方术四 其他要素五 抨击旁门左道第四节 修仙何以是医世的根本路径一 《抱朴子内篇》的著述动机二 葛洪修仙之志三 医学式思维的融入四 身与国的关系及医世修行次第
第五章 世事臧否:道教医世的合法化说明第一节 不舍世的超脱一 对隐士品格的欣赏二 不舍世间三 兼综百家之言第二节 社会空间观一 社会空间的基本要素二 “君一臣一民”结构的三而一与一而三第三节 社会空间合理化的实践之方一 整体的空间整合二 各要素的实践之方第四节 世事臧否的根本用意一 道教医世思想于世功层面的展开二 寻找合法性和生存空间
结语 道教医世思想的现代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收起全部>>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道教医世思想溯源》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645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