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藏戏图文志

封面

作者:刘志群,阿旺旦增,曹娅丽编著

页数:488

出版社:湖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3948217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藏戏是我国古老的戏剧剧种之一,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本志辑录了430余幅图片,内含29万余字的文史资料,既强调藏戏研究的历史人文价值和文献意义,又兼具图片的视觉美感,是迄今为止最学术意义和权威性的藏戏研究专著。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29万余字的深邃文史资料,从远古的萌芽到现代的绽放,每一章节都蕴含着对藏戏源流的精心考证与独到见解

430余幅珍贵图片,每一帧都是对雪域高原斑斓文化的极致捕捉

深入挖掘了藏戏的剧种与流派、剧目艺术的独特魅力、音乐表演的细腻情感以及舞美艺术的精湛技艺

藏戏历史悠久,它的剧种、流派、剧目、音乐、表演、舞美等各个方面的遗产都十分丰厚。藏戏在流传中,与中国各地藏区不尽相同的文化艺术传统结合,形成了各有特色的不同剧种,如西藏的白面具藏戏、蓝面具藏戏、昌都藏戏,青海的黄南藏戏、华锐藏戏、玉树康巴藏戏、果洛格萨尔藏戏,四川的康巴藏戏、阿坝安多藏戏、嘉绒藏戏、德格藏戏,甘肃的“南木特”藏戏等。同时在大的藏戏剧种中,又形成不同流派,如蓝面具藏戏中的觉木隆派、江嘎尔派、香巴派、迥巴派,白面具藏戏中的宾顿巴派、扎西雪巴派、尼木派,青、甘、川三省交界处的安多藏戏中的黄南派、阿坝派、甘南派、华锐派、色达派,康巴藏戏中的玉树派、巴塘派、理塘派、道郛派、甘孜派等。

这些不同的剧种和流派,至今还在民间流传。可以说在中国戏曲的大体系中有着一个比较庞大的藏戏剧种和流派系统。

藏戏为现存中国戏曲剧种中最为古老的剧种之一,我国其他一些大剧种,如昆曲、京剧、川剧等,历史都比藏戏短。藏戏与其母体藏族文化一样,有着早期历史关键时期的开放兼容性,从而使藏戏与世界古老戏剧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等有着类似的特点。同时,藏戏有着从中世纪至近现代的长时期封闭内敛性,从而使它具有藏民族的独创自立性和神圣殊异性:不仅具有以歌舞表演故事和唱、舞、念、表都有程式化手段等一部分戏曲特征,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具有东方戏剧综合了民间说唱、歌舞甚至杂技和宗教乐舞与仪式等写意表现性的形态特征,同时又具有西方戏剧以口语道白对话为手段的写实再现性的部分形态特征,如在藏戏的正戏喜剧表演和开场戏甲鲁与温巴对话表演中是完全的话剧式表演。藏戏是藏民族在雪域高原创造的至今尚鲜活存在的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故而可以说,藏戏作为中华民族戏曲中一个十分独特的剧种,不仅在我国,而且在世界戏剧之林中也都是独树一帜的。

本书编著的体例

“前言”为中国藏戏在中国及世界上的地位、其总体艺术特色和本书编著体例的概括。第二章开始,从中国藏戏的发展历史、剧种和流派、剧目艺术、音乐艺术、表演艺术、舞美艺术等六大章,全面展示其丰富的遗产及其独有的艺术特色。第一章“绪论”是对藏戏“非遗”保护现状、意义和特性的概述,第八章全面阐述藏戏作为世界“非遗”的意义、价值和全面实施保护工程的过程以及政策措施。在正文之外,还精心选配了相关的印证文字和珍贵精彩的藏戏图片。

目录

前言 一、藏戏的艺术价值 二、藏戏总体艺术特色 三、本书编著的体例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藏戏保护与传承的人文意义 第二节 藏戏的发展和保护现状 第三节 藏戏保护与传承的特性第二章 藏戏发展历史 第一节 青藏高原本土文化的背景和根基 第二节 外来文化对藏戏的影响 第三节 藏戏艺术的起源和构成因素 第四节 藏戏的形成和发展第三章 藏戏剧种和流派 第一节 西藏藏戏剧种和流派 第二节 青海藏戏剧种和流派 第三节 四川藏戏剧种和流派 第四节 甘肃藏戏剧种和流派第四章 藏戏剧目艺术 第一节 西藏藏戏剧目艺术 第二节 青海藏戏剧目艺术 第三节 四川藏戏剧目艺术 第四节 甘肃藏戏剧目艺术第五章 藏戏音乐艺术 第一节 西藏藏戏音乐艺术 第二节 青海藏戏音乐艺术 第三节 四川藏戏音乐艺术 第四节 甘肃藏戏音乐艺术第六章 藏戏表演艺术 第一节 西藏藏戏表演艺术 第二节 青海藏戏表演艺术 第三节 四川藏戏表演艺术 第四节 甘肃藏戏表演艺术第七章 藏戏舞美艺术 第一节 西藏藏戏舞美艺术 第二节 青海藏戏舞美艺术 第三节 四川藏戏舞美艺术 第四节 甘肃藏戏舞美艺术第八章 藏戏保护与传承 第一节 藏戏的传承与发展 第二节 藏戏的保护参考文献后记

节选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藏戏图文志》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642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