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楚简文字与先秦思想文化

封面

作者:高华平著

页数:27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1617915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二重证据法”,对楚简文字的形义进行思想文化的解析,揭示出了先秦思想观念史上的一些新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个别地方破解了相关学术研究中长期悬而未决的疑难问题。本书的内容共分五部分。第一章概述了本书的“汉字文化学”研究视角及楚简文字与先秦思想文化研究的相关问题。第二章对楚简文字中的“道”(“”)“仁”(“”)“贤”(“孯”)和若干从“刀”“斤”“戈”字的特殊写法及其所反映的哲学思想内涵进行了深入探讨。第三章通过对楚简文字中的“性”(“眚”)“情”“心”“志”“诗”(“””)等的汉字形义学分析,揭示了先秦文艺审美观念的演变特点。第四章通过研究楚简文字中“教”(“”或“”)“师”“保”“傅”等字的特殊写法,深入探析了先秦教育思想观念在楚地的传播与演变。结语对全书内容进行了简要总结。

作者简介

高华平,男,1962年生,湖北监利人。文学硕士、哲学博士。现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典文献学学科组长、学科带头人,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各类学术期刊共发表论文一百一十多篇(其中《中国社会科学》三篇,CSSCI期刊论文六十多篇,十多篇分别或同时被三大文摘转载),出版学术著作十五部(其中《老子评传简明读本》被翻译为英文、日文,在国外出版发行),成果多次获省部级奖励,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本书特色

  高华平所最的《楚简文字与先秦思想文化》以“
二重证据法”,对楚简文字的形义进行思想文化的解析,揭示出了先秦思想观念史上的一些新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个别地方破解了相关学术研究中长期悬而未决的疑难问题。  本书的内容共分五部分。第一章概述了本书的“
汉字文化学”研究视角及楚简文字与先秦思想文化研究的相关问题。第二章对楚简文字中的“道”(“行 ”)“仁”(“急”)“贤”(“孥”)和若干从“
刀”“斤”“戈”字的特殊写法及其所反映的哲学思想内涵进行了深入探讨。第三章通过对楚简文字中的 “性”(“眚”)“情”“心”“志”“诗”(“畴
”)等的汉字形义学分析,揭示了先秦文艺审美观念的演变特点。第四章通过研究楚简文字中“教”(“
蕃”或“□”)“师”“保”“傅”等字的特殊写法,深入探析了先秦教育思想观念在楚地的传播与演变。结语对全书内容进行了简要总结。

目录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汉字与汉字文化学 第二节 楚简文字的基本特点 第三节 楚简文字与楚国思想文化的关系 第四节 楚简文字文化学研究的现状、基本思路和方法第二章 楚简文字与战国哲学思想 第一节 郭店楚简中的“道”字解析 第二节 “仁”的异体及楚国儒家的“仁”观念 第三节 “孥”——楚国道家的贤观念及其与其他地域的比较 第四节 由《墨子》书中的某些“古文”看楚简文字中若干从“刀”、“斤”、“戈”字的特殊写法第三章 楚简文字与先秦审美文化 第一节 “性”、“情”的形义——中国传统美学之源 第二节 由楚简文字论先秦诗歌的基本特点及其演进历程 第三节 楚简文字与楚人的美丑观念第四章 楚简文字与楚人的教育思想 第一节 先秦教育思想观念的演变史——论楚简中“教”字的几种写法 第二节 楚简文字中的“师”、“保”、“傅”与先秦的保傅制度 第三节 学学半——楚简“教”族字中的“反义共字”现象结语附录一 “丑”义探源附录二 诗言志续辨——结合新近出土楚简的探讨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楚简文字与先秦思想文化》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639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