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和龙著
页数:257
出版社: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6762191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观点独到,解析深入,对外国文学的研究者和爱好者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引作用。
作者简介
张和龙,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英美文学研究论丛》副主编,外国文学学会英国文学分会副会长,上海翻译家协会理事。2002-2003年英国剑桥大学英文系访问学者,2010-2011年美国耶鲁大学英文系“富布赖特”高级研究学者,曾获2007年“宝钢优秀教师奖”。专著有《战后英国小说》(2004)、《后现代语境中的自我——约翰•福尔斯小说研究》(2007)、《英国文学研究在中国》(2015),参著有《英国文学通史》(1999)、《英国小说史》(2005)、《英国文学思想史》(2012)等,译著有《另一个国家》(2001)、《黑暗昭昭》(2009)、《致悼艾米丽的玫瑰》(2015)、《毛姆经典短篇集》(2016)等。另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英美文学理论、批评与学术史方面的著作,涉及理论运用、学术批评、作品阐释、文坛论争、作家研究史论、学者对话与访谈。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文学理论与学术批评方面的论述,主要针对外国文学批评实践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探讨批评理论应该如何妥善运用的问题等。在这一部分的论述中,作者试图与国内外文学家、批评家、理论家进行学术对话,提出相关学术命题,理论联系实际,述评结合,充分表达个人的独立见解。第二部分是关于英美文学研究史方面的论述,主要论述英美现代主义文学与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的学术研究史,对奥斯丁、司各特、狄更斯、贝克特等著名作家在中国的研究进行系统的学术史梳理与评述,并追溯英国文学最早进入中国时对中国现代小说观的重要影响。在这一部分,作者钩沉索隐,考镜源流,以窥斑知豹的方式来展示中国英美文学研究的发展历程与学术成就。本书观点独到,解析深入,对外国文学的研究者和爱好者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引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