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因缘居存稿

封面

作者:罗宗强著

页数:390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30912058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因缘居存稿》所收论文,侧重于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史与中国古代士人心态史两个方面。以发展的眼光考察文学思想的变迁之路,并对其作出横向的思考,力图展示文学思想变化之际的错综现象。而对王朝更迭、政局转换、政策兴替对文人心态与文学观念变化的关系,尤有深入的研究。另外,对于中国古代文论的审美范畴的阐释,文论术语的解读,文体类型的辨析,都以实证性的文字发之,赋予了古代文论以新的意义。

作者简介

罗宗强,1931年生于广东省揭阳县榕城镇,曾为小学教师、中学职员。1950年考入设于广州的南方大学国文系,是年底随学校赴湛江地区参加土改,被分配在湛江城乡联络处工作。1953年初,被调至海南垦殖局,分配至陵水县的南陵橡胶垦殖场,从事计划统计工作。1956年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1961年毕业,师从王达津教授,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研究生。1964年毕业,被分配至赣南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1975年初得好友帮助,重回南开大学,初在学报工作,后回中文系任教。1981年升副教授,1985年升任教授;1986年被国务院学科评议组评定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1989年至1995年任南开大学中文系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1996-至1997年,受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聘为客座教授。2000年与2002年,两次受H本大谷大学之聘。为其特别研究班(博士、硕士与部分教师)短期讲课。2004年,从南开大学中文系退休,同年受聘为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至2007年。曾任唐代文学学会、李白学会、杜甫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教育部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文学遗产》通讯编委、顾问。

本书特色

《因缘居存稿》是当代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文库中的一册。中国古代的文学源远流长、光辉灿烂,它们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珍贵的结晶,也是全世界文学之林中耀眼的瑰宝。新中国建立以后,当代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就总体而言,不论是文献的整理或考辨,还是理论的概括与分析;不论是纵向或横向的宏观综论,还是对作家或作品的具体探索;不论是沿用传统的方法作研究,还是借用了外来的新论来阐释;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其人材之多、论著之富与质量之高都是前所未有、举世瞩目的。这批当代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成果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特别是一些名家的代表性论著,本身也有学习与传承,总结与研究的重要价值。为此,本文库邀请一批当代在世的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有实绩、有影响的名家,由他们自选其有代表性的专论结成一集。这些学者年龄不等,照顾到各自研究对象的不同方面。每一集文字都曾经为学术史的推进铺下过坚实的一砖一石,都曾经如一股强劲的东风吹开过读者的心扉,拨动过大家的心弦,都可以为后来者提供学习与承传的典范,也可为总结与研究新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历史铺路开道。

目录

前言 第一辑 我国古代诗歌风格论中的一个问题 说“气韵”与“神韵” 《文心雕龙》的成书和刘勰的知识积累——读《文心雕龙》续记 刘勰文学思想的主要倾向 《文心雕龙》杂考(一):释“文之为德也大矣” 《文心雕龙》杂考(二):释“惟人参之” 《文心雕龙》杂考(三):释“五言流调” 《文心雕龙》杂考(四):释《章表篇》“风矩应明”与“骨采宜耀”——兼论刘勰的杂文学观念 我国古代文体定名的若干问题 寻源、辨体与文体研究的目的——读书手记 第二辑 李白的神仙道教信仰 也谈李白与《长短经》 读《沧溟先生集》手记 读《庄子·逍遥游》手记 袁宏道《广庄》与郭象《庄子注》之关系 第三辑 嵇康的心态及其人生悲剧 社会环境与明代后期士人之心态走向 第四辑 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唐代文学思想发展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明代文学思想发展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朱元璋的文章观与洪武朝的文学思想导向 论明代景泰之后文学思想的转变 罗宗强学术编年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因缘居存稿》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636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