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邵燕君
页数:616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4077810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2015中国年度网络文学(男频卷、女频卷)》由邵燕君和庄庸主编、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论坛选编而成,选收2015年完结或已连载主体部分并有更新的作品,在参照各主要文学网站榜单和粉丝圈口碑的基础上,筛选具有较高文学性乃至经典性指向的作品。在关注大神红文的同时,特别关注引发网文新类型、新潮流的小众流行作品。
它不止是网文本身,还有简介,有评论,有鲜活的粉丝态度,有精准的专家立场。这就让单篇动辄超数百万字体量的网络文学作品,有了以群像的姿态走向纸媒的恰当方式和可能。我们力图开创一个不可多得的、有着范本意义的独特年选品种,它所推重的文学性和经典性,不是依据印刷文明体系下的文学传统标准,而是在媒介革命的视野下,在网络文学生产机制和粉丝部落文化的土壤中,重新生长出来的具有网络性的文学性和经典性—-这一标准尚在形成之中,该选本的选编正是重要建构实践之一。
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论坛”简介:
“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论坛”成立于2015年3月31日,主要成员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师和研究生。论坛宗旨是,在媒介变革之际,引渡文学传统,守望文学精灵。
主要阵容
指导老师:邵燕君 庄 庸
顾问老师:杨 玲 徐艳蕊 郑熙青
前期成员:陈新榜 林 品 白惠元 拓 璐 石岸书 王梓瑜 孟德才
男频卷:王恺文 吉云飞 李 强 傅善超 杨梦皎 易凡煜 王超然 刘 颖
女频卷:高寒凝 肖映萱 薛 静 陈子丰 韩思琪 金恩惠 朱彦臻 刘雯昕 童宛村
原创:王玉玊 叶栩乔 邓溪瑶 杨梦皎 陆正韵 王 鑫 彭笑笑
LOGO设计:陈焕文
邵燕君: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学生产机制研究和文学前沿研究。2004年创立“北大评刊”论坛,2015年创立“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论坛”,任主持人。现任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委员会委员、《网络文学评论》(广东省作协主办)特邀副主编、全国网络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著有《倾斜的文学场——中国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美女文学现象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新世纪文学脉象》(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年)、《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等专著。
庄庸: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中国青年出版社新青年读物工作室主任,副编审。西湖类型文学双年奖终评委,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中国作家网)评委,北京大学中文系网络文学研究与创作课程特聘教师。编辑策划出版的优秀图书有《图文中国昆虫记》(入评2004“全国青少年最喜爱的100套优秀图书”)、《我的上世纪》(入选《中华读书报》2007年度图书)、《今年,我们小升初》(入选《出版广角》2013热书榜)、《羌寨:汶川地震前最后的镜像》(入选“十二五重点规划项目增补项目”)等。已发表专业文章三十余篇。
本书特色
《2015中国年度网络文学(男频卷、女频卷)》由邵燕君和庄庸主编、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论坛选编而成,选收2015年完结或已连载主体部分并有更新的作品,在参照各主要文学网站榜单和粉丝圈口碑的基础上,筛选具有较高文学性乃至经典性指向的作品。在关注大神红文的同时,特别关注引发网文新类型、新潮流的小众流行作品。
它不止是网文本身,还有简介,有评论,有鲜活的粉丝态度,有精准的专家立场。这就让单篇动辄超数百万字体量的网络文学作品,有了以群像的姿态走向纸媒的恰当方式和可能。我们力图开创一个不可多得的、有着范本意义的独特年选品种,它所推重的文学性和经典性,不是依据印刷文明体系下的文学传统标准,而是在媒介革命的视野下,在网络文学生产机制和粉丝部落文化的土壤中,重新生长出来的具有网络性的文学性和经典性——这一标准尚在形成之中,该选本的选编正是重要建构实践之一。










![2017中国年度网络文学[女频卷]-技术教育社区](https://image12.bookschina.com/2018/20180509/B7680082.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