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西汉)司马迁撰;中华文化讲堂译
页数:2056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1136016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史记》的版本已经有很多,为什么还要再做一版?因为想为读者提供一个较好的版本。相比较而言,《文白对照史记》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 精校原文
“谦德国学文库”历时两年完成的这部《文白对照史记》,原文参考多种通行本《史记》,严格校勘,仔细标点断句,力求原汁原味。
★ 精准译文
“信、达、雅”是翻译的标杆,译文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需要尽可能完整地呈现原文的风采。《史记》中有很多文章,在感情和气势方面都有深入的描写,作者在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发表观点议论道理的时候,行文流畅传神而且极具口语化,本书译文在最大程度上再现了原文的魅力,保证了行文流畅。同时,因文言文和白话文表达方式的不同,译文特别注重减少语法错误,贴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力图为传世经典的流通保驾护航。
★ 装帧典雅大方
《文白对照史记》在封面设计、装帧上,采用简洁、古典、大方的风格,赏心悦目。
★ 内文排版舒适便读
读《史记》原文,才更能体味出经典中的味道,译文只是辅助。所以,在排版上,原文采用12号的大号字,比市面上一般的字号都要大些,阅读起来更舒服。译文则采用稍小号的楷体,凸显原文原典,不会打断原文阅读的流畅性。
★ 方便携带
为了阅读、携带方便,《文白对照史记》采用轻型纸印刷,让厚重的经典变得“轻盈”一些,随时随地都方便拿起来读一读。
作者简介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约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相关资料
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汉)刘向
迁文直而事核。——(西晋)华峤
汉朝人莫不能文,独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杨雄之为最。——(唐)韩愈
“史界太祖,端推司马迁”,“太史公诚史界之造物主也”。——梁启超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
司马迁这位史学大师实在值得我们夸耀,他的一部《史记》不啻是我们中国的一部古代的史诗,或者说它是一部历史小说集也可以。——郭沫若
中国的历史学之成为一种独立的学问,是从西汉起,这种学问之开山祖师是大史学家司马迁。《史记》是中国历史学出发点上一座不朽的纪念碑。——翦伯赞
本书特色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包括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史记》除了在历史学上占有重要地位外,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史记》开创了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