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德)马丁·泽尔(MartinSeel
页数:254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1617766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显现美学》回击当代前卫艺术对审美的挑战,认为即使观念艺术也并未摆脱、反而强化了“显现”。“美学应以’显现’概念为起点”,它是所有审美经验及艺术现象的“最大公分母”。动名词“显现”旨在强调审美时效性,即感知主体在“此时与此地”专注的“诸显象间游戏”。海德堡大学教授、伽达默尔弟子布不纳(Rüdiger Bubner)发表评论说:本书是“危险领域的动人篇章”,以“显现”概念开启了其他问题的广阔空间,建立了美学的新世纪。基尔大学教授海德布林克(Ludger Heidbrink)指出,“泽尔这本书是对常识之变容的机智而精致的辩护”。伽姆(Gerhard Gamm)则称“泽尔相当灵活地重构了艺术作品的形式自律问题以及接受方式问题”。该书2005年即由法瑞尔(John Farrell)译成英文出版,得到国际学界广泛重视。
作者简介
马丁·泽尔(1954— ),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教授,首席研究员,德国美学会创始人之一,“显现美学”的开创者,被保罗·盖耶誉为“当代德国最优秀美学家之一”。译者,杨震,1980年生,北京大学与法兰克福大学联合培养哲学博士,北京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国际美学协会成员,从事哲学美学研究与讲学。
本书特色
马丁·泽尔最的这本《显现美学》回击当代前卫艺术对审美的挑战,认为即使观念艺术也并未摆脱、反而强化了“显现”。“美学应以‘显现’概念为起点”,它是所有审美经验及艺术现象的“最大公分母
”。动名词“显现”旨在强调审美时效性,即感知主体在“此时与此地”专注的“诸显象间游戏”。海德堡大学教授、伽达默尔弟子布不纳(rüdiger bubner
)发表评论说:本书是“危险领域的动人篇章”,以 “显现”概念开启了其他问题的广阔空间,建立了美学的新世纪。基尔大学教授海德布林克(ludger
heidbrink)指出,“泽尔这本书是对常识之变容的机智而精致的辩护”。伽姆(gerhard gamm)则称“
泽尔相当灵活地重构了艺术作品的形式自律问题以及接受方式问题”。该书2005年即由法瑞尔(john
farrell)译成英文出版,得到国际学界广泛重视?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