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庄子》文学阐释接受史

封面

作者:刘生良著;张新科丛书主编

页数:498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03046929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POD产品说明:
1. 本产品为按需印刷(POD)图书,实行先付款,后印刷的流程。您在页面购买且完成支付后,订单转交出版社。出版社根据您的订单采用数字印刷的方式,单独为您印制该图书,属于定制产品。
2. 按需印刷的图书装帧均为平装书(含原为精装的图书)。由于印刷工艺、彩墨的批次不同,颜色会与老版本略有差异,但通常会比老版本的颜色更准确。原书内容含彩图的,统一变成黑白图,原书含光盘的,统一无法提供光盘。
3. 按需印刷的图书制作成本高于传统的单本成本,因此售价高于原书定价。
4. 按需印刷的图书,出版社生产周期一般为15个工作日(特殊情况除外)。请您耐心等待。
5. 按需印刷的图书,属于定制产品,不可取消订单,无质量问题不支持退货。

作者简介

刘生良,男,1957年生,陕西洛南人,文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诗经学会理事,中国屈原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常务理事等。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1项,陕西省古籍整理研究项目1项,出版专著2部,主编或参编专书及教材20余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多次获得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并获商洛师专和陕西师范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陕西师范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教学标兵、首届教学名师奖,全国第三届优秀教育硕士论文指导教师奖,全国第四届教育硕士优秀教师奖,首届明德教师奖,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等。

本书特色

本书全面梳理了自《庄子》问世以来两千多年《庄子》文学阐释接受的发展历史,系统论述了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代、清代以及近百年来各个时期庄学著述中的《庄子》文学阐释情况和文学创作及文学理论中的《庄子》接受情况,以重要庄学著作和代表作家作品为重点,点面结合,精心探究,深入发掘,力图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地展示两千多年丰富多彩的《庄子》文学阐释接受史,探寻其发展踪迹和规律,揭示其丰富内涵,充实其时空容量,总结其经验教训,并以许多具有原创性、开拓性的见解和完整的体系,填充《庄子》研究在这方面的空缺。

目录

丛书序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庄子其人其书
一、庄子其人
二、《庄子》其书
三、《庄子》的文本形态
四、《庄子》的哲学思想
第二节 《庄子》的文学特质
一、《庄子》的文学类型
二、《庄子》的文体形态
三、《庄子》的文本结构
四、《庄子》的辩对艺术
五、《庄子》的话语特色
六、《庄子》的美学文学思想
第三节 《庄子》文学阐释接受史概说
一、相关概念界说
二、分期概述

第二章 战国秦汉——《庄子》文学阐释接受的良好开端
第一节 早期学者对《庄子》文学的评论和阐释
一、惠子的评论和庄子的自我阐释
二、刘安、司马迁的评述和阐释
三、刘向、班固的评说和阐释
第二节 诸子著作对《庄子》文学的传承、阐释与接受
一、《荀子》《韩非子》的批判、改造与受容
二、《吕氏春秋》的引用、阐释与接受
三、《淮南子》的创造性引阐与接受
四、汉代儒学著作中的引用和阐释
第三节 战国秦汉文学创作中对《庄子》的阐释接受
一、楚辞与《庄子》
二、荀况、宋玉赋与《庄子》
三、秦汉辞赋与《庄子》
四、汉代诗文小说与《庄子》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庄学盛世下文学阐释接受的强势推进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庄学著述中的《庄子》文学阐释
一、王弼等人的言意之辩
二、阮籍《达庄论》之以文阐《庄》
三、郭象《庄子注》中的文学阐释
四、玄学清谈中的《庄子》文学阐释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创作中的《庄子》文学接受与阐释
一、曹植与《庄子》
二、阮籍、嵇康诗文与《庄子》
三、魏晋游仙、玄言文学与《庄子》
四、陶渊明与《庄子》
五、南北朝诗文与《庄子》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对《庄子》的吸纳接受与发展
一、《庄子》文学思想对魏晋南北朝文学理念的影响
二、刘勰《文心雕龙》与《庄子》

第四章 隋唐五代——《庄子》文学阐释接受的顺畅发展
第一节 隋唐庄学著作中的《庄子》文学阐释
一、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庄子音义》
二、成玄英的《庄子疏》
……

第五章 宋元——《庄子》文学阐释接受的拓展与新变
第六章 明代——《庄子》文学阐释接受从低潮到复兴
第七章 清代——《庄子》文学阐释接受的兴盛与总结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庄子》文学阐释接受史》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635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