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谭勇
页数:487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10513784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民族乐舞曲创作多视角研究》立足于民族音乐学的哲学观点,以人类学、艺术学、民族学、社会学、美学等理论为支撑,以点带面地介绍了中国民族乐、舞、曲的创作和表演形态。把西南、西北的少数民族乐舞从汉唐以来的胡人胡琴史延伸泛化,以国际化的视野将西部乐舞北上中、西亚、欧洲里海、非洲;南进西南水陆道,并深入南北亚洲诸国,既描述了中国五千年来基于传统美学观的中原民族音乐形态,又浓墨重彩地绘制了中国少数民族灿烂缤纷的乐舞画卷,尤其是将少数民族乐舞整合为“十二木卡姆”“马头琴乐舞”“康巴弦子乐舞”“彝人南昭乐舞”等模块形态。
作者简介
谭勇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一级演奏员,少数民族艺术、音乐舞蹈学研究生导师,四川师范大学器乐表演教育(方向)硕士生导师。国家民委有突出贡献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政府)有突出贡献第一专家,四川省政协委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香港胡琴学会副会长,四川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 主持课题:国家艺术学科西部重点课题“巴蜀音乐”(评审专家)、国家社会哲学课题“中国南疆跨界民族乐器与东盟民族乐器文化比较研究”、中央高校课题“中国西南边疆佛教乐舞与湄公河流域国家融合现状报告”、省部重点项目“抗战历史文献资料文艺卷”等。 席玲玲 女,四川音乐学院文学硕士毕业,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器乐教研室主任,四川省音乐家协会手风琴学会理事,成都市音乐家协会理事。2014年9月受国家教育部留学基金委公派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音乐学院做访问学者。 发表论文:《皮亚佐拉音乐作品与演奏分析》《论唐代民族政策对中国民族乐器衍变的影响》等十余篇。合最教材:《胡琴、马骨胡、独弦琴独奏重奏合奏曲集》等。 获奖作品:参与创作演奏的室内乐《中国风》获2004年奥地利第八届国际手风琴比赛室内乐组第一名,参与指导的民族管弦乐《大漠》获2。09年四川省大学生艺术节器乐专业组金奖,原创作品器乐合奏《北仑河畔俏阿娇》获2010年四川省第六届少数民族艺术节创作奖,指导的器乐合奏作品获20l2年文化部“文华艺术院校奖”第四届全国民族乐器比赛银奖,主持的创新实践课程《手风琴合奏与伴奏》获西南民族大学第十届教学质量奖二等奖。《论高师音乐教育中声乐与器乐技能训练的平衡发展》获四川省高校艺术教育论文二等奖。 孙晓丽 女,西南民族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读者服务部主任。 发表论文:在核心期刊土发表了《民族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探讨》《中国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实施举措》《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等二十余篇论文。出版最作:独最《追梦兰陵王》;合最《谭炫秋实》《新文化运动时期“音乐闯将”王光祈与西南地区民族音乐》等三部。 获奖作品:《西部民族域内胡琴衍变融合录》(合最)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第一成果奖二等奖、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研究第一成果奖三等奖;《四川傈僳族传统音乐现状调查》获教育部艺术论坛论文三等奖、四川省艺术教育论坛论文一等奖。
本书特色
谭勇、席玲玲、孙晓丽编最的《中国民族乐舞曲创作多视角研究》立足于民族音乐学的哲学观点,以人类学、艺术学、民族学、社会学、美学等理论为支撑,以点带面地介绍了中国民族乐、舞、曲的创作和表演形态。把西南、西北的少数民族乐舞从汉唐以来的胡人胡琴史延伸泛化,以国际化的视野将西部乐舞北上中、西亚、欧洲里海、非洲;南进西南水陆道,并深入南北亚洲诸国,既描述了中国五千年来基于传统美学观的中原民族音乐形态,又浓墨重彩地绘制了中国少数民族灿烂缤纷的乐舞画卷,尤其是将少数民族乐舞整合为“十二木卡姆”“马头琴乐舞”“康巴弦子乐舞”“彝人南昭乐舞”等模块形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