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吴为善著
页数:234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4861009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构式语法理论是国外语言学界对语法研究不断创新的产物。一方面,构式语法是从Fillmore的“格语法”和Lakoff的“框架语义学”逐步演化而来的,因此注重语义结构的研究;另一方面,构式语法作为认知语言学派的一个分支,必然把语法视作是一种包括认知结构、完形感知和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事实表明,构式语法理论是对传统句式研究的突破,对注重“意合”的汉语更具有解释力。近20年来,国内学者运用构式语法理论,对汉语构式及其承继关系的语义基础、同构限制、功能属性、认知解释等方面均有相当深入和细致的分析和描写,但这些研究多局限于某个特定个案,尚未对汉语构式及其承继关系作全面、系统的考察。本专著借鉴Goldberg创立的认知构式语法理论,以笔者多年来探索汉语构式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典型示例解析的方式,对汉语构式及其承继关系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梳理和阐释。除了第一章“绪论”、第八章“结语和思考”之外,从第二章至第七章分别对汉语构式的相关问题加以分析和解释。内容包括:(一)概念整合与框架构式;(二)构式原型与扩展承继;(三)句法同构与多义解读;(四)构式赋义与话语功能;(五)语用心理与语境适切度;(六)参数变量与构式变异。
本书特色
吴为善所最的《构式语法与汉语构式(精)/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丛书》一书,借鉴goldberg创立的认知构式语法理论,以作者多年来探索汉语构式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典型示例解析的方式,对汉语构式及其承继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和阐释。除了“绪论“结语和思考”之外,分别对汉语构式的相关问题加以分析和解释br/>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构式语法及其理论要点 一、构式语法的理论渊源 二、goldberg的构式语法 第二节 构式研究综述及其示例 一、汉语构式研究综述 二、典型研究范式示例第二章 概念整合与框架构式 第一节 词语复合模式及其整合等级 一、述宾两字组v+n的整合度分析 二、黏合定中n双+n双的整合度分析 第二节 框架标记构式及其整合等级 一、“没x没y”构式解析 二、“x前x后”构式解析 三、框架标记与构式语模第三章 构式原型与扩展承继 第一节 核心谓词的扩展承继 一、“np+vr”自致使义构式解析 二、“v起来”话题义构式解析 第二节 组配构件的扩展承继 一、“-m比-m+vp”构式解析 二、“v1-量v2-量”构式解析 第三节 整体构式的扩展承继 一、“a不到哪里去”构式解析 二、“能性否定+疑问代词”构式解析第四章 句法同构与多义解读 第一节 实体、事件、时段的数量同构 一、np(受)+vp(t)+qm的多义性及其类推效应 二、np(受)+vp(t)+qm的同构性及其句法解释 三、同类构式及其同构演绎 第二节 黏合定中nn、nv的称谓同构 一、nv结构的来源与自主动因 二、nv结构的属性与构式赋义 三、nv结构的指称性与整合性 第三节 述补vr黏合两字组的虚实同构 一、鉴别依据与考察范围 二、整合度高低及层级分布 三、考察结论与同构多义第五章 构式赋义与话语功能 第一节 主观量评价表述 一、“a不到哪里去”构式解析 二、“np(受)+vp(t)+qm”构式解析 第二节 感受性评价表述 一、“np+vr”自致使义构式解析 二、“v起来”话题义构式解析 第三节 消极义评价表述 一、“爱v不v”构式解析 二、“v1-量v2-量”构式解析第六章 语用心理与语境适切度 第一节 反预期心理表达式的语用驱动 一、语义三角与语用三角 二、言语行为与心理预期 三、反预期表达式的类型 第二节 隐性语义等级序列的激活机制 一、“都np了”构式与语义等级序列 二、否定性“连”字句与语义等级序列 三、量级模型配置与语篇整合效应 第三节 [±积极]语义特征的心理解读 一、词类功能转化:“形容词使动”的功能漂移 二、语用心理分化:“看你a的”的语用驱动 三、考察结论:同类现象的思考与解释第七章 参数变量与构式变异 第一节 多义范畴衍生与构式变异 一、“有”的语义原型及其语义分化 二、构式变异动因及其整合效应 第二节 韵律框架变形与构式变异 一、整合框架的特征分析 二、复合化及其整合效应 第三节 语境特征消长与构式变异 一、量级序列缺失与“-m比-m+vp”构式 二、致使因凸显与“np(受)+vr+np(施)”构式第八章 结语和思考 第一节 专著主要结论及其考察范围 一、专著的主要结论 二、专著的考察范围 第二节 本课题后续研究的基本思路 一、语用驱动的理据探索 二、语义结构的理据探索 三、句法形式的理据探索基础文献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