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元大都的规划与复原

封面

作者:郭超著

页数:449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10111123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对元大都规划进行系统研究和复原的学术著作,是一部体现学术理论和学术精神,具有超越前辈学者的独到见解和质疑固有观点的难得的学术成果,对研究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和北京城变迁史、元史和元大都城市史,乃至世界都会史,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业内学者均给予了高度赞誉。

  主要成就有:

  一、首次论证并揭示了元大都宫城空间及规划被明北京宫城所沿用和改造的史实,即首次论证并揭示了元大都宫城与明北京宫城同址的史实。

  二、论证了元大都皇城的空间规划及西南内凹角的形成是对金大宁宫空间规划的继承与改造的结果。

  三、复原了元大都中轴线序列和千步廊与棋盘街的构图,以及钟楼市的空间位置在中轴线的北端,首次揭示了元大都中轴线沿用金大宁宫中轴线的史实。

  四、首次复原了元大都50坊名称与空间位置的变迁。

  五、诠释了元大都衖通的定义与空间分布。

  六、诠释和复原了元大都大城城墙的建筑模数、建筑结构以及建筑高度与宽度的比例。

  七、首次揭示了元大都民居宅院的规划模数以及复原了元大都8亩大宅院的平面规划。

  八、首次论证了元大都宫城夹垣与大内夹垣的空间位置,进而揭示了元大都城市规划为帝京规制的准五重城结构。

  本书内容翔实,图片丰富。其中有很多图为作者手绘,全方位地展现了元大都和明都城规划的原貌,从而帮助读者直观地理解元大都的规划和布局。
 

作者简介

  郭超,字文若,北京人。人文学者,文化创意人。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建筑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建筑史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30多年来致力于中国历史文化和古都古城规划与古建筑的复原研究,特别是在北京城变迁史的研究方面有许多新的观点和论证,首创“六重证据法”和“尺度法”,为古城规划和古建筑复原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论。为“北京中轴线申遗”首倡者和元大都准“五重城”观点的论证者。学术著作多部,论文数十篇,绘制北京城变迁及古建筑变迁等的历史地图上百幅。《北京中轴线变迁研究》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四届“三个一百”工程原创学术著作。

本书特色

  《元大都规划复原研究》是元史和元大都研究领域里首部系统论证元大都帝京规制 “准五重城”规划的专著。本书对元大都规划的传统主流观点进行剖析和质疑,首次指出元大都规划主流观点基本属于没有进行过实证研究,即没有学术支撑的推测观点;本书运用“六重证据法”对元大都宫城、皇城、大城及中轴线的空间规划与主要建筑进行实证研究,就元里制里长和尺长、宫城与大内御苑的空间位置、双重夹垣规制、帝京规制重城规划、中轴线序列、大城城墙和居民宅院的规划及其模数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得到元史、建筑史、城市史、地图史、北京史、元大都等学科研究权威和考古、古建专家的高度肯定:认为本书提出和论证的一系列新观点,是对传统主流观点的修正和补充,确有超越学术前辈的独到之处;是元大都规划研究领域里的一部观点创新、理论创新、研究方法创新的力作;是对元史和元大都研究、对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和北京城变迁史研究做出学术贡献的难得的研究成果;认为本书运用的“六重证据法”是在研究方法论上的独创,对研究其它古都、古城规划提供了方法论的借鉴;认为本书在论证过程中体现出的“求真辨误”的学术精神,在当今学术界是十分难得的。

目录

序一 序二 时空随想(代前言) 绪论  元大都研究综述 第一节  元大都研究介绍 第二节  元大都规划研究的若干问题 第三节  尺度法:古都规划研究方法之探讨 第一编  元大都大城规划复原研究 第一章  元大都城的选址 第一节  元大都城选址与营建的历史地理条件 第二节  历史地理条件对元大都大城城墙规划的制约 第二章  元大都大城城墙的规划与修筑 第一节  元大都大城城墙的空间走向与规划步骤 第二节  元大都大城城墙的规划长度与实际修筑的长度 第三节  元大都大城城墙的修筑 第三章  元大都大城的城门、瓮城及附郭 第一节  元大都大城的城门与城楼 第二节  元大都大城城门之瓮城 第三节  元大都大城之城关附郭 第四章  元大都大城的水关 第一节  元大都大城的漕运水关 第二节  元大都大城的排水水关 第五章  元大都中轴线规划复原研究 第一节  元大都对金大宁宫泛中轴线的继承与改造 第二节  元大都中轴线的长度与区域空间的规划 第三节  元大都中轴线的空间序列 第六章  元大都的街巷与居民宅院 第一节  元大都的街制与街巷 第二节  元大都的居民宅院及规划模数 第七章  元大都的坊与官署 第一节  元大都城内的坊制度 第二节  元大都官署的布局 第八章  元大都之礼制建筑与报时、观象建筑的布局 第一节  元大都之礼制建筑 第二节  元大都之报时、观象建筑 第九章  元大都的商市 第一节  元大都的钟楼市 第二节  元大都的羊角市 第三节  元大都的东角市 第四节  元大都的街市 第五节  元大都的城关市 第十章  元大都水系及水利工程与给排水系统 第一节  元大都的水系及水利工程 第二节  元大都的给排水系统 第三节  元大都的主要桥梁 第二编  元大都皇城规划复原研究 第十一章  元大都皇城规划 第一节  元大都皇城之城垣 第二节  元大都皇城之城门 第三节  元大都皇城各空间区域规划 第十二章  元大都太液池禁苑 第一节  对金大宁宫西园的继承与改造 第二节  万寿山 第三节  瀛洲 第四节  犀山台 第十三章  皇太子宫——隆福宫 第一节  隆福宫的四至与平面规划 第二节  隆福宫的规制与主要建筑 第十四章  皇太后宫——兴圣宫 第一节  兴圣宫的四至与平面规划 第二节  兴圣宫的规制与主要建筑 第十五章  元大都皇城内的皇室服务机构与库场 第一节  元大都皇城内的皇室服务机构 第二节  元大都皇城内的库场 第三编  元大都宫城规划复原研究 第十六章  元大都宫城的筑建 第一节  元大都宫城修筑的时间、条件及城墙尺度 第二节  元大都宫城与金大宁宫宫城的空间关系 第三节  元大都宫城之城门 第四节  对金大宁宫宫殿基址的继承与经营 第十七章  元大都宫城空间位置考证 第一节  史料记载的元大都宫城的空间位置 第二节  元大都皇城诸建筑与宫城的空间关系 第三节  明北京宫城遗存的若干元代遗构 第四节  元大都、明北京之宫城及皇城若干规划尺度的比较 第五节  考古资料数据的间接佐证 第十八章  元大都宫城规划的复原研究 第一节  元大都宫城外朝内廷的规划布局 第二节  元大都宫城的宫殿布局 第三节  元大都宫城金水河与“三桥”规划的复原研究 第十九章  元大都大内御苑规划复原研究 第一节  元大都大内御苑的空间位置 第二节  元大都大内御苑的重垣规划 第三节  元世祖的大内“籍田”之所 第四节  元大都的“绿山” 第二十章  元大都的宫城夹垣和大内夹垣 第一节  元大都的宫城夹垣 第二节  元大都的大内夹垣 总论  元大都规划复原研究概说 第一节  元大都的规划原则 第二节  元大都的规划依据 第三节  元大都的规划成果——准“五重城” 第四节  元大都的规划特点 第五节  元大都的规划沿革 第六节  元大都规划的历史地位 附表一  元大都中轴线城门建筑空间变迁纪事表 附表二  元大都中轴线宫殿建筑空间变迁纪事表 附表三  元大都中轴线广场建筑空间变迁纪事表 附表四  元大都中轴线其他建筑空间变迁纪事表 附录  元大都大事年表 插图目录 参考文献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元大都的规划与复原》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633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