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黄敏主编
页数:196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30022472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教材共选取三十多位英国作家的创作,跨度从英国早期和中古时期,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每位作家的作品,以选读为中心,设计了五六个固定的模块:作者简介及注释、作品赏析、思考题、推荐的阅读和网上资源。
作者简介
黄敏,日本关西学院大学博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教师、副教授,英国文学课程组负责人,近年出版书籍有:《英美文学史概览》,隋刚,黄敏,龙云等编著,外文出版社,2011年;《爱默生精选文本——精神性与创造性》,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
本书特色
本教材共选取三十多位英国作家的创作,跨度从英国早期和中古时期,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每位作家的作品,以选读为中心,设计了五六个固定的模块:作者简介及注释、作品赏析、思考题、推荐的阅读和网上资源。
目录
the canterbury tales
francis bacon (1561-1626)
of marriage and single life
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
julius caesar
sonnet 18
john donne (1572-1631)
holy sonnet 10
john milton (1608-1674)
on his blindness
daniel defoe (1660-1731)
moll flanders
jonathan swift (1667-1745)
gulliver’s travels
alexander pope (1688-1744)
the rape of the lock
samuel richardson (1689-1761)
clarissa harlowe
samuel johnson (1709-1784)
to the right honorable the earl of chesterfield
william blake (1757-1827)
london
william wordsworth (1770-1850)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jane austen (1775-1817)
pride and prejudice
george gordon byron (1788-1824)
she walks in beauty
john keats (1795-1821)
ode on a grecian urn
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 (1811-1863)
vanity fair
charles dickens (1812-1870)
david copperfield
robert browning (1812-1889)
my last duchess
charlotte bronte (1816-1855)
jane eyre
thomas hardy (1840-1928)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oscar wilde (1854-1900)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
william butler yeats (1865-1939)
an irish airman foresees his death
the second coming
virginia woolf (1882-1941)
a room of one’s own
d.h. lawrence (1885-1930)
lady chatterley’s lover
samuel beckett (1906-1989)
waiting for godot
w. h. auden (1907-1973)
as i walked out one evening
doris lessing (1919-2013)
to room nineteen
philip larkin (1922-1985)
high windows
this be the verse
v. s. naipaul (1932-)
one out of many
节选
编纂一本文学选读不容易,尤其涉及到英国这类文学历史悠久的民族,作家作品众多,如何编写筛选就是一个难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较早的文学选读版本,基本属于多卷本,采用纯英文编写,起止年代一般从英国中世纪到二十世纪早期为止,收录作家追求尽可能地多而全,读者一买就是三四本,拿到手里分量很沉。这类选读,因为篇幅过长,比较适合收藏起来慢慢阅读,以教学的时长,是远远不能穷尽其中内容的。近些年来,随着国内外交流的丰富,国外原版书籍大量引进,文学选读中最出名的一种——诺顿文集——国内也能买到了,从作品收录的数量与种类来看,相对国内的出版物,多达数千页的诺顿英国文集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国内英国文学选读无需再走追求多与全的老路,而是可以考虑控制作品数量,突出各自的特点,形成更多样化的版本。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之下,我们编著的英国文学选读问世了。本书针对的读者群,主要是大专院校的英语专业学生、教学科研人员、以及英语阅读能力较好的人群。本书延续了全英文编写的传统而不同于现在的选读版本它们倾向于以汉语介绍作家作品,甚至用汉语为作品作注释,只有作品本身和思考题保留英语。这种汉英兼顾的风气,降低了阅读要求,似乎是帮助了读者阅读,但实际上,必然会使真正的目标读者产生不满足感,因为文学选读最难的部分在于作品本身,能够阅读这部分原文的人,也能够应对其他相关阅读要求。本书编纂的初衷之一,就是利用完整连续的英文语境,引领读者欣赏其精华部分——文学作品选节,以促进阅读体验,给予读者充分的审美享受。本书围绕选读,设计了以下几方面内容:作家介绍、思考题、注释、作品点评、推荐阅读、网络资源。其中,作品点评是编写组专门设计的一个部分,置于作品之后,与一般性的作家介绍不同,点评旨在针对作品选节,提出一些分析与思考的角度与方法。这一想法,来自编写者作为读者与教师的双重经验。在阅读与教授学生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作品选节如果只有原文,读者没有经历过分析与思考的挑战,思考量往往不足,对作品理解不深,这时马上过渡到思考题,下意识中,会把思考题与作品解读等同起来,人的思考能力反而受限。编写组利用各自的教学经验与阅读积淀,从文化背景、作品主题、叙事角度、语言特色等方面,点评作品,以对作品的理解激发读者进一步思考,在作品原文与思考题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也补充单纯思考题的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