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英)索斯盖特(BeverleySou
页数:231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30319902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在二十世纪早期,约翰·杜威提出了一种“重建”哲学的方案,认为经过他的修正之后,哲学“不再沉浸于终极的绝对实在,而在推动人类的道德力量的启蒙中获得补偿,在帮助人们获得更加有序而合理的幸福上做出贡献。” 在作者看来,把哲学替换成“历史”,关于历史为什么而存在,我们也就有了一些指示和迹象。本书着力思考历史曾经是什么,现在是什么,以及它可能为了什么而存在,对于后现代主义具有很重要的反思。
本书特色
在二十世纪早期,约翰•杜威提出了一种“重建”哲学的方案,认为经过他的修正之后,哲学“不再沉浸于终极的绝对实在,而在推动人类的道德力量的启蒙中获得补偿,在帮助人们获得更加有序而合理的幸福上做出贡献。” 在作者看来,把哲学替换成“历史”,关于历史为什么而存在,我们也就有了一些指示和迹象。本书着力思考历史曾经是什么,现在是什么,以及它可能为了什么而存在,对于后现代主义具有很重要的反思。
目录
导言第一章 人文学科和治疗教育第二章 系于自身的历史 一、小引 二、真理的圣杯 三、“系于自身” 四、稻草人
五、小结第三章 明言的意图 一、小引 二、通用技能 三、教养 四、打破神话 五、神学的确证和质询 六、对死者的责任 七、小结第四章 隐蔽的议程 一、小引 二、政治傀儡:以德国为例 三、为现状辩护 四、规训与权力 五、历史的性别 六、小结第五章 后现代性的生活与需求 一、小引 二、后现代性 三、中心和确定性 四、秩序 五、方向 六、同一性问题:自我和他者 七、小结第六章 后现代性的历史学:未来景象 一、小引 二、闭合和敞开 三、自我、叙事性和意义:个人和民族的同一性 四、历史契机与授权:做出选择 五、开拓未来:向着更加美好的世界 六、小结第七章 通往后现代性的史学——一些愿望 一、小引 二、现实主义、悲观主义、希望 三、历史与神话 四、语言的迷宫 五、通用品质 六、小结第八章 通往后现代性的史学——一些例证 一、罗伯特·A.罗臣斯顿(Robert A.Rosen-stone)和日本 二、彼得·诺维克(Peter Novick)和大屠杀 三、斯文·林奎斯特和轰炸 四、茨维坦·托多洛夫和希望结束语扩展阅读参考文献图片来源人名索引主题词索引译后记图片来源/人名索引/主题词索引/译后记/
五、小结第三章 明言的意图 一、小引 二、通用技能 三、教养 四、打破神话 五、神学的确证和质询 六、对死者的责任 七、小结第四章 隐蔽的议程 一、小引 二、政治傀儡:以德国为例 三、为现状辩护 四、规训与权力 五、历史的性别 六、小结第五章 后现代性的生活与需求 一、小引 二、后现代性 三、中心和确定性 四、秩序 五、方向 六、同一性问题:自我和他者 七、小结第六章 后现代性的历史学:未来景象 一、小引 二、闭合和敞开 三、自我、叙事性和意义:个人和民族的同一性 四、历史契机与授权:做出选择 五、开拓未来:向着更加美好的世界 六、小结第七章 通往后现代性的史学——一些愿望 一、小引 二、现实主义、悲观主义、希望 三、历史与神话 四、语言的迷宫 五、通用品质 六、小结第八章 通往后现代性的史学——一些例证 一、罗伯特·A.罗臣斯顿(Robert A.Rosen-stone)和日本 二、彼得·诺维克(Peter Novick)和大屠杀 三、斯文·林奎斯特和轰炸 四、茨维坦·托多洛夫和希望结束语扩展阅读参考文献图片来源人名索引主题词索引译后记图片来源/人名索引/主题词索引/译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