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山水林石-国画技法从入门到精通

封面

作者:飞乐鸟工作室

页数:128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1704190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近几年国学成了大热门,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沉下心来在书法、绘画中寻求内心的平静。古有先贤以画入道,修身养性。而今天,学习国画亦能让我们从纷繁冗杂中脱身出来,让精神放松,在快节奏中寻求一份内心的安稳。
      本套书不同于一般国画入门书的粗暴式案例教学,它娓娓道来,向初学者阐述了中国画特有的文化和审美情节,要先懂画才会画!先会看画、读画,才能学得更快更好。本套书分为四季百花、花鸟鱼虫、梅兰竹菊、山水林石四本,分别从四类常见的国画题材入手,从工具的挑选使用开始,手把手地为初学者讲述如何学习国画。并结合扇面、条屏等常见实用的国画形式组织案例,让读者们能够学以致用。
 

作者简介

飞乐鸟工作室
是由国内知名插画家飞乐鸟发起的绘画工作室。致力于传播“创享美丽生活”的理念,对生活永远怀有最远大的梦想和最朴实的情怀,通过绘画、手作、栽培等多种形式让更多的人发现并享受身边的乐趣,为帮助每个爱画画、爱动手的人创作出令人感动的作品而努力。其代表作《三天学会铅笔画》、《从0开始学素描》、《怎么画都可爱的生活涂鸦》、《飞乐鸟的手绘时光》系列等长期荣登全国各大书店畅销榜,更有数十种版权远销海外。

本书特色

什么是山水画
山水画是以山川、林泉、云水、屋舍、舟马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绘对象的国画。
山水画讲究的是在方寸之间,表现出或雄壮恢弘,或闲情逸趣,或可游可览、可戏可赏的文人士大夫情怀。
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是目前存世的比较早的真正意义上的山水画,绘制的是春日踏青的景象,传达出的正是前面我们所讲的闲情逸趣的山水情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以山为德,以水为性 壹-壹   咫尺天涯,山水画的格调….八.        认识山水画….. 八       浅绛山水小品….. 十壹-贰   基本工具介绍…..十二       山水画之工具….. 十二掌握工具的性能….. 十四   第二章山水画四法 贰-壹   山水之笔法…..十六       笔法六要四势….. 十六       笔锋使用技巧之一…. 十七.         笔锋使用技巧之二….. 十八       笔法的运用….. 十九贰-贰   山水之墨法…..二十一       墨之五彩…..  二十一       泼墨法、积墨法与破墨法…..二十二         巧墨如一,墨法的运用…..二十五贰-叁   山水之色法…..  二十七       认识国画颜彩….. 二十七         何谓浅绛设色….. 二十八          重叠法和混合法….. 三十   贰-肆   山水之皴法…..  三十三       古人画山水,皴分十六家…..三十三       常用皴法…… 三十五       皴法的运用….. 三十六贰-伍   山水构图情趣…..三十九       选景与构思….. 三十九       势与白,构图的准则….. 四十       经典构图….. 四十二 第三章  山水物象之描绘技法 叁-壹   山石的画法…..四十四        国画中山石的分类….. 四十四         山石的绘制步骤….. 四十五         近山与远山的处理….. 四十七  叁-贰   林木的画法…..四十八        树干的画法….. 四十八         树叶的画法…..   五十         常见树木的画法….. 五十二    叁-叁   云水的画法…..五十四        云水在山水画中的作用…..五十四        云水的绘制方法…..  五十五  叁-肆   点景物的画法…..五十七        因势而定型….. 五十七         简单认识界画…..   五十八  点景物勾勒法…..  五十九 第四章 移舟泊渚,树低江清 肆-壹   山居图…..六十二肆-贰   停舟听风图…..六十七肆-叁   松下钓叟图…..七十五肆-肆   山舍访友图…..八十三肆-伍   病树前春图…..九十  第五章  江山万里,横琴倚松 伍-壹   月下横琴图…..九十六 伍-贰   雪夜归舟图…..一百零四 伍-叁   秋林早霭图…..一百一十四    附录 作品感的体现 山水画常用尺幅….. 一百二十四  山水临摹技巧….. 一百二十五  题款和印章…..  一百二十七  山水小品的简单装裱….. 一百二十八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山水林石-国画技法从入门到精通》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631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