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播音主持心理学

封面

作者:祁芃主编:王克瑞

页数:212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9

ISBN:978781004815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片断:
第一章播音主持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作用
播音主持心理学是集播音主持、艺术、普通心理学、生理
学、社会心理学、哲学、美学等各门学科作用于播音创作与受众
的心理活动过程而产生的一门新的学科,也是上述各学科相互交
叉的边缘学科。
播音主持心理学在整个播音领域中占有重要位置,大量的教
学实践与多年的播音实践都说明:无论是播音创作,主持人实
践,还是受众接受,都是特殊的心理行为,播音是一定的心理活
动过程,用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播音主持创作和受众接受过
程中的这些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使播音主持中的问题在播音主
持心理学范畴内得到阐释。这对探讨其规律,提高教学和广播、
电视的宣传质量都将是很有意义的。
第一节播音主持心理学研究的
对象、任务、作用
讨论播音创作的心理活动过程及其规律,这是从创作主体
——播音员主持人方面进行探讨的。
另一方面,讨论受众接受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这是从宣传
对象——观众、听众方面进行探讨的。
总之,播音创作主体和受众接受主体是播音主持心理学研究
的中心问题。
第一,探讨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过程、创作中的心理要素、
心理活动及规律、播音员或主持人的个性与才能。
第二,探讨受众接受的心理过程、接受态度、受众的个性共
性心理特征。
探讨立足于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的相互关系,又着重于分析
创作主体对接受主体的心理反应的能动性。
为什么要研究播音主持心理学?
笔者曾耳闻目睹了不少因播音员、主持人心理状态不能自
控、新闻直播中或现场主持中紧张怯阵不能自已的情景,也亲眼
见到过在实况录像、晚会主持中或播新闻遇紧急来稿时,因为播
音员、主持人的心理素质好,冷静沉着、应付自如,使能力得到
很好发挥。可见研究播音员、主持人的心理状态及其规律,进行
心理素质培养与训练就显得尤为突出与重要了。随着广播电视事
业的发展,给播音员、主持人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但有稿播音能
锦上添花、引人入胜,无稿播音也能出口成章、机敏洒脱,表现
出极强的组织才能与表达才能,勇于探索进取,使播音不断得到
完善。总结这些播音员、主持人的个性特点,不难发现他们都具
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心理素质制约着政治、文化、业务素质的
发挥。心理素质若不过硬就很难适应改革中日益发展的新形势,
在竞争中就会因适应力不强而被人取而代之。

目录


第一章播音主持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作用
第一节播音主持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作用
第二节播音主持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第二章播音创作主体心理素质分析
第一节播音员、主持人的心理状态的复杂效应
一紧张怯阵状态
二懈怠状态
三过度兴奋造成“应激反应衰竭”
四追求赞许心理
第二节播音创作主体心理状态的合理调整
一生理调控法
二心理诱导法
三模拟法
四心境的培养
第三节播音创作主体心理状态的理想模式
一自信、松弛、自如
二积极、振奋、真诚
三仪态、语言个性鲜明
第四节播音创作主体心理素质的培养
一树立为广播电视事业而奉献的思想
二树立明确目的
三克服不利情绪干扰
第三章播音创作中的感受
第一节感知觉及其种类
一什么是感知觉
二感知觉的种类
三艺术的感受力
第二节播音中的感受
一浅层感受
二中层感受
三深层感受
第三节播音感受的特征
一必须是全身心去体验
二要具有敏锐的感受能力
三感受的主观性
四感受的情感性
第四节如何才能发挥感受在播音中的作用
一忌感受的笼统化、表面化
二注重感受中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
三理解是感受的基石
第四章播音创造中想象的生理心理基础与特征
第一节播音创造中想象的生理、心理基础和种类
一言语与高级神经活动
二想象的生理、心理基础
三想象的种类
第二节播音想象的特征
一要有具体的“视象”
二设身处地的体验
三还要有情绪记忆的参加
四联想
第三节想象的作用及运用
一充分发挥原有经验的最大作用
二想象是为揭示作品主题和
目的服务的
三想象是调动情感的手段
四想象的运用
第五章情感的功能特征及焕发过程
第一节情感的生理心理基础以及特性
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二情绪、情感的生理、心理基础
三情绪、情感的属性与形态
第二节情感在播音再创作中的功能
一情感的动力性功能
二情感的定向性功能
三情感的调节性功能
四情感在欣赏接受中的感染作用
第三节情感的焕发过程
一情感的积累积聚
二情感的强化
三情感的触发
第六章受众心理研究
第一节受众心理定势
一受众的共性心理定势
二受众的特性心理定势
第二节播音、主持对受众的诱导效应
一正面诱导
二实事求是
三诱导欣赏趣味
第三节受众中的知觉偏见
一威信分析
二第一印象不可忽视
三偏见、逆反心理
第七章传者与受众之间的沟通
第一节受众心理对播音员、主持人的影响
一受众热心期待是创作的动力
二受众需求具有引导传者调整创作内容、
形式的功能
三对不同受众要调整表达方式
四受众的期待对传者的心理压力
第二节巧妙的宣传方式
一疏导、说服
二真诚、亲切
第三节与受众沟通的技巧
一与受众间离的表现与原因
二获得对象感
三电视交流技巧
四几种交流途径的把握
第四节传者与受众的关系
第八章传受与注意
第一节注意及其功能分类
一什么是注意
二注意的功能
三注意的分类
四避免不利注意出现
第二节保持注意的条件与技巧
一客观因素
二主观因素
第三节注意品质的培养
一注意的稳定性
二注意的分配
三注意的转移
四注意的范围
第九章播音员、主持人的个性心理结构
第一节播音员、主持人的气质与性格
一气质及类型特征
二性格及类型
三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四播音员、主持人的气质性格
的意义
第二节播音员、主持人的能力与修养
一能力的概述
二播音员、主持人的能力结构
三播音员、主持人能力的培养
四播音员、主持人的修养
第十章播音员、主持人的管理心理学问题
第一节选拔及选拔中的心理学问题
一选拔及其心理
二影响选拔的心理因素
第二节培养与教育
一培养
二教育
第三节播音主持工作的管理
一人员结构
二群体凝聚力产生的条件、作用
三领导者的素质
四思想政治工作和业务管理中的
心理问题
五个体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
附录:学生论文四篇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前言


张颂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正在扩展,正在深入。许多学科,不少职
业,也正在拓宽研究领域的过程中,吮吸着心理学的养分,甚至
把自身与心理学结合起来,建立了心理学的分支学科,这就从不
同角度、不同侧面,丰富了心理学,也丰富了本学科的内容,从
而更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正是在这方面,祁芃副教授的专著
《播音主持心理学》将为中国播音学的建设作出开拓性的贡献。
中国播音学,是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而兴起的新学科,
她应该包括:导论、播音发声学、播音创作基础、播音业务(新
闻、通讯、评论、文艺、配片、主持人)、播音主持心理学、播
音美学和播音教学法。后三项正在探索中,一些有志者已开始进
入写作阶段。
祁芃同志是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的骨干教师,长期担任播音
创作基础教研室主任、系学术委员会委员,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并以“对象感”的研究为先导,开始了播音心理学的资料搜集和
理论积累。现在,终于写成书稿,即将付梓,其中饱含着她对播
音学科建设的执著追求,对培养播音员的强烈事业心,凝聚着她
多年的心血和开拓进取的勇气,难能可贵,可喜可贺!
播音主持心理学,要以主体心理和接受主体心理的呼应及各
自心理过程,心理变化规律等为研究的轴心,并非普通心理学体
系加播音实践例证,或播音创作理论加心理学一般概念就可以敷
衍成篇的。祁芃同志的这本专著,从框架构想到各章节的设置,
都自成体系,紧紧抓住研究的轴心,既向外扩展,又向纵深开
掘,力求做到理论和实践结合、阐述与训练结合、共性与个性结
合,深入浅出、细致入微地讲述了许多重要道理和方法,使初学
者、有播音经验和教学经验者及研究者都能从中受到启迪,是很
有指导意义的。
由于这是第一本播音主持心理学的专著,不可避免地存在着
草创期稚嫩性的缺点,有些问题尚欠准确精当,有些问题不够深
刻具体,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完善。特别是播音主持心理学应有
特定的哲理性内涵,必须强化悟性思辨和文化积淀;播音主持心
理学还要分出层次,如年龄层次、经验层次、气质层次等,以构
筑不同群体的心理研究层面,有效地予以剖析和训练。
播音学的研究,当前已经广泛开展起来,未开垦的处女地比
比皆是,播音同行的不断切磋,经常探讨,互相鼓励,携手共
进,必将促进播音质量的迅速提高,必将把理论研究推向一个新
境界!有一支宏大的播音专业队伍,是我国广播电视的特点和优
势之一,在理论研究上的累累硕果,正是这支队伍日益成熟的标
志。我们一定会迎来明星璀璨、英才辈出的新时代!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播音主持心理学》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63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