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罗伦全,蒋明荣编著
页数:303
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6434619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 双语教学理论基础 ; 探究语言 ; 探究技能 ; 支持教学内容几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 外语教学理论 ; 外语教学的方法及流派 ; 彝英双语语音教学 ; 彝英双语词汇教学 ; 彝英双语语法教学等。
本书特色
罗伦全、蒋明荣编著的《彝英双语教学方法与技巧》在理论上从彝英双语的角度介绍、探讨、比较了外语教学理论,教学流派代表人物及核心观点的详细讲解。站在作为学习主体的彝族学生的立场上分析了他们外语学习的特点并介绍、比较了各种外语教学的方法。本书从彝英双语对比和比较的角度,在语音、词汇、语法、句型知识、课文知识及听、说、读、写四大技能的训练方面进行了非常详尽的探讨,给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具有实践价值。
目录
第一章 外语教学理论
第一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第二节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四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五节 迁移理论
第六节 对比分析理论
小结
第二章 外语教学的方法及流派
第一节 外语教学的方法
第二节 现代外语教学法的主要流派
小结
第二篇 探究语言
第三章 彝英双语语音教学
第一节 语音概述
第二节 影响彝族学生语音学习的因素
第三节 彝族学生音标的教学
第四节 语调的教学
第五节 示范课程
小结
第四章 彝英双语词汇教学
第一节 词汇教学概述
第二节 影响彝族学生词汇学习的因素
第三节 彝族学生词汇的教学
第四节 词汇教学中记忆力的开发
第五节 示范课程
小结
第五章 彝英双语语法教学
第一节 语法教学概述
第二节 影响彝族学生语法学习的因素
第三节 彝族学生语法的教学
第四节 示范课程
小结
第六章 彝英双语句型知识教学
第一节 教学生掌握新句型的形式和意思
第二节 句型操练形式多样化
小结
第七章 彝族学生的课文知识教学
第一节 课文知识的传授过程
第二节 课文学习与操练的方法
小结
第三篇 探究技能
第八章 听力
第一节 听力概述
第二节 听力训练的技能与技巧
第三节 听力技能的训练与途径
第四节 听力训练的教学要领
第五节 听力技能的训练方法及其实例
小结
第九章 口语
第一节 口语概述
第二节 发展外语口语的途径
第三节 外语口语能力的培养
第四节 口语的教学要领
第五节 口语的训练方法及其示例
小结
第十章 阅读
第一节 阅读教学概述
第二节 外语阅读教学的原则和模式
第三节 阅读教学的开展
小结
第十一章 写作
第一节 英语写作概述
第二节 英语写作的教学方法
第三节 英语写作示范课
小结
第四篇 支持教学内容
第十二章 彝英双语教学大纲
第一节 语音、语法、词汇方面的大纲依据
第二节 就语言学习动机制定大纲
小结
第十三章 教材
第一节 教材总论
第二节 使用教材的原则
小结
第十四章 利用和创造资源
第一节 教学顺序的调整
第二节 拓展和补充教学内容
第三节 删减教学内容
第四节 教材取舍和调整的本质
第五节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利用有效学习资源
小结
第十五章 怎样成为一个优秀的英语教师
第一节 优秀彝英双语教师的基本素质
第二节 外语教学中的情感
第三节 外语教学中的技能
小结
参考文献
节选
一、什么是发音? 大多数人认为发音就是我们说话时发出的声音。作为一种语言的使用者,我们应该能够相对容易地理解彼此使用语言时所说的话。本族语者的发音模式反映了该语言社区普遍接受的模式。尽管我们大多认为发音是指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朗文应用语言学词典》则强调“听者感知声音的方式”才是对发音的定义(Richards,Platt,andWeber,1992,p.296),对听者感知的强调是特别重要的。我们如何发出单词、词组和句子的声音其实是向别人传达了我们是谁,我们是什么样的人等诸多的信息。作为语言教师,我们需要让学习者了解英语发音的一个核心特征就是变体,因为世界上众多以英语为主要语言的国家里有许多合法的英语变体。 二、发音教学背景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和外语的教学在过去的五年里经历了几个巨大的变化时期,至少能指出其三个主要的变化方向:第一个变化方向:20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认真听,然后重复”。该变化方向依赖学习者对所有听到的声音的模仿能力。“认真听然后重复”的课程以行为主义(Behaviorism)理论为依据,考查学习者的模仿能力和记忆力,并练习固定的语言范本,旨在让学习者能够自动地重复这些固定的范本。基于对情境和对话的背诵。这种课程以教师对语言范本的演示、替换操练、对句型反复不断的练习等为特征。在这些课程中,对语言范本的发音练习作为教授语法和词汇的主要媒介贯穿其中。这些课程还有一个隐含的特征,即学习者能够成功地学会模仿和接近教师的语言风格。反思这个方向,在课堂上“听力好”的学习者可以通过接触可靠的示范掌握如何发音,但问题是学习者听的效果以及对新语言的语音系统识别是有差异的。由于初学者是通过过滤母语来“听”英语的语音,教师就需要对他们进行明确的培训,告诉他们母语和英语在发音系统上存在着明显、细微的差别。 第二个变化方向: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让我们仔细分析这些发音,从而理解如何更清楚地发这些音”。该变化方向以清楚详尽的演示、对具体发音反复练习以及依赖学习者理解对发音的复杂描述为特点。教师用大量的时间做清楚的演示,带领学生练习发音,特别是对独立的元音和辅音的练习。这种课程通过学习者的分析能力来学习语音的。相关知识”,比较英语语音系统与他们的母语语音系统的特点和高强度地练习新学的语音。为了对某些音在口腔中的发音部位进行可视的描述,教师会用到表格、示意图和录像片段。为了在课堂上介绍和练习一组音,教师会让学生熟悉一套能够表示独立的元音和辅音的符号,比如国际音标(IPA)。一旦学生熟悉了这套符号,教师就会充分利用,通过使用符号激发学生对新语音的意识,并为发音提供反馈。值得一提的是,第二个方向不仅仅局限于元音和辅音,它同样明确地关注口语中更广泛的方面,比如单词间的连读,单词的重音、韵律与节奏以及语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