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百年中国哲学经典:新文化运动时期卷

封面

作者:杜维明汤一介

页数:395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

ISBN:978780615877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新文化运动时期是需要思想的巨星并且产生了巨星的时代。无论是代表了自由主义的蔡元培、胡适,还是代表了社会主义的陈独秀、李大钊,或者是保守主义的梁漱溟、张君劢,代表了佛学的欧阳竟无、太虚,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片断:
唐虞三代伦理思想之萌芽
伦理思想之基本我国人文之根据于心理者,为祭天之故习。而伦理思想,则由家长制度而发展,一以贯之。而敬天畏命之观念,由是立焉。
天之观念五千年前,吾族由西方来,居黄河之滨,筑室力田,与冷酷之气候相竞,日不暇给。沐雨露之惠,懔水旱之灾,则求其源于苍苍之天。而以为是即至高无上之神灵,监吾民而赏罚之者也。及演进而为抽象之观念,则不视为具有人格之神灵,而竟认为博博自然之公理。于是揭其起伏有常之诸现象,以为人类行为之标准。以为苟知天理,则一切人事,皆可由是而类推。此则由崇拜自然之宗教心,而推演为宇宙论者也。
天之公理古人之宇宙论有二:一以动力说明之,而为阴阳二气说;一以物质说明之,而为五行说。二说以渐变迁,而皆以宇宙之进动为对象:前者由两仪而演为四象,由四象而演为八卦,假定八者为原始之物象,以一切现象,皆为彼等互动之结果。因以确立现象变化之大法,而应用于人事。后者以五行为成立世界为原质,有相生相克之性质。而世界各种现象,即于其性质同异间,有因果相关之作用,故可以由此推彼。而未来之现象,亦得而预察之。两者立论之基本,虽有径庭,而于天理人事同一法则之根本义,则若合符节。盖于天之主体,初未尝极深研究,而即以假定之观念,推演之,以应用于实际之事象。此吾国古人之言天,所以不同于西方宗教家,而特为伦理学最高观念之代表也。
天之信仰天有显道,故人类有法天之义务,是为不容辨证之信仰,即所谓顺帝之则者也。此等信仰,经历世遗传,而浸浸成为天性。如《尚书》中君臣交警之辞,动必及天,非徒辞令之习惯,实亦于无意识中表露其先天之观念也。
天之权威古人之观天也,以为有何等权威乎。《易》曰:“刚柔相摩,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谓天之于万物,发之收之,整理之,调摄之,皆非无意识之动作,而密合于道德,观其利益人类之厚而可知也。人类利用厚生之道,悉本于天,故不可不畏天命,而顺天道。畏之顺之,则天锡之福。如风雨以时,年谷顺成,万余庆且及于子孙;其有侮天而违天者,天则现种种灾异,如日月告凶、陵谷变迁之类,以警戒之,犹不侮,则罚之。此皆天之性质之一斑见于诗书者也。
天道之秩序,天之本质为道德。而其见于事物也,为秩序。故天神之下有地祗,又有日月星辰山川林泽之神,降而至于猫、虎之属,皆统摄于上帝。是为人间秩序之模范。《易》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此其义也。以大道之秩序,而应用于人类之社会,则几不合秩序者,皆不得为道德。《易》又日:“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言循自然发展之迹而知秩序之当重也。重秩序,故道德界唯一之作用为中。中者,随时地之关系,而适处于无过不及之地者也。是为道德之根本。而所以助
成此主义者,家长制度也。

作者简介

汤一介,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哲学家,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中心主任,中国文化书院创院院长,中华孔子学会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顾问,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国际价值与哲学研究会理事;曾任国际中国哲学会主席。1990年获加拿大McMaster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06年,获日本关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郭象与魏晋玄学》、《儒道释与内在超越问题》、《早期道教史》、《佛教与中国文化》、《儒学十论及外五篇》、《返本开新》、《新轴心时代的中国文化定位》、《Confucianism、Taoism、Buddhism and ChriStianity》(英文版)、《生死》(中文版,法文版,意大利文版)等。

本书特色

20世纪的中国哲学与以前的中国哲学有什么不同的特点,也许是我们应考虑的问题,在这里我想提出一点看法。自从20世纪初起(较为严格地说应是从19世纪末起)中国哲学在西方哲学的冲击下,无疑发生了许多问题,甚至可以说遇到了很大的危机,面对当时的这种形势,对中国哲学家提出了三个相互联系的问题:如何创造中国的新哲学?

目录


·自由主义·
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节选)
以美育代宗教说
哲学与科学
五十年来中国之哲学(节选)
胡适诸子不出于王官论
《先秦名学史》(节选)
《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导言
新思潮的意义
《科学与人生观》序
自由主义
·社会主义·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自杀论
新文化运动是什么?
社会主义批评
李大钊青春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节选)
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
·保守主义·
梁漱溟《究元决疑论》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节选)
世界未来之文化与我们今日应持的态度
《中国文化要义》(节选)
以道德代宗教
文化早熟后之中国
《人心与人生》绪论
张君劢人生观
人生观论战之回顾
我之哲学思想
中国现代化与儒家思想复兴
《新儒家思想史》前言
·佛学·
欧阳竟无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时所必需
唯识抉择谈
太虚论法相必宗唯识
建设现代中国佛教谈
编者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百年中国哲学经典:新文化运动时期卷》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62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