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永好 黄宏生 鲁冠球 等
页数:314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
ISBN:978780109530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需要企业家的时代。造就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的中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国实现民主法制、社会整体进步的需要。这种需求已经变得如此强烈,以至于整个社会都感受到这种缺位所带来的巨大的压力。
目录
杨卓舒 企业家——现代社会之魂
第一部分 成功企业家的素质
黄宏生 成功的定位与定位的成功
郑跃文 民营企业家的基本功
柳传志 怎样当一个好总裁
张跃 创业者的素质
刘积仁 经营你的人力资本
第二部分 如何成功创业
张朝阳 跨越三百年的自卑
刘永好 民营企业和新希望
柳传志 联想的创业之路
鲁冠球 从田野走向世界
第三部分 怎样管理企业
任正非 华为的冬天
茅理翔 我不想一个人说了算
胡钢 管理重组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宋如华 中国企业管理危机与信息时代的管理
郭立文 哈慈模式:企业管理三要素
第四部分 对企业发展的思考
周厚健 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陶建幸 中国制造业对加入WTO的思考
郭广昌 资本市场、产业市场与企业成功
宋朝弟 建立量子企业,培养量子人才,迎接量子时代
朱相桂 学习:企业跃升的核心动力
第五部分 创新企业发展的原泉
段永基 企业家精神与创新
来辉武 企业家与创新精神及影响力
谢圣明 本土比:市场创新的探索
汪海 创新与名牌
南存辉 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要闯好“五关”
第六部分 企业文化与个人理念
俞敏洪 挺立在孤独、失败与屈辱的废墟上
吴良定 野马精神
薛永新 愿众生幸福、社会吉祥
君明善 华商是华人的巨大财富
前言
企业家——现代社会之魂
审一个需要企业家的时代。造就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国实现民主法制、社会整体进步的需要。这种需求已经变得如此强烈,以至于整个社会都感受到这种缺位所带来的巨大压力。
当前,包办经济正向着全球化、一体化发展,中国业已踏入世贸组织的大门。世界经济的进一步融合,必将推动全球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实际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就是生产关系先进与落后之争,也就是政治体制、社会结构优劣之争,这种竞争通常是以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来表现的。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企业家能力、水平与智慧的竞争。
当我们展望民族未来的时候,当我们做画家经济发展五年、十年、五十年规划的时候,当我们制定社会进步检测指数的时候,当我们盘点国家综合实力的时候,当我们进行战略资源统计的时候,都应该而且必须把拥有多少企业家作为重要条件。一个不能产生世界级企业家的民族是贫乏的民族,一个不能让全球分享自己产品的国家是落后的国家。世界级名牌企业家和其所创造的世界级名牌产品,是民族精神和国家荣誉赖以传遍的最有效载体。在这种意义上,我认为:企业家,就是现代社会之魂!
什么是企业家?毫无疑问,只有那些在人本主义和人文精神的最高境界下,以天下为已任,具备完整高尚的人格,对社会有所建树、有所贡献,并站在历史的高度总览全局,推动一个企业乃至一个行业发展的人,才能称之为优秀的企业家。企业家应该懂得,为了自己,必须首先服务他人;对社会的用处越大,个人成功的把握就越大。这种对人对社会的终极翔是企业家成功的根本所在。一个人没有深厚的人文修养,决不可能成为优秀的企业家,更不可能成为昭仪企业界的领袖。作为企业家必须从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宗教艺术中汲取营养,用哲学的思辨和慈悲之心去感悟社会、关注众生,从而服务于社会和人民。不论中外,大几成事业者,概莫如此,这就是企业家之道。因此,企业家应恪守此道,一口不谋而谋天下,自觉地用哲学、史学、美学、文学、艺术、宗教等人文科学知识,以人本主义和人文精神,培养自己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情怀,锻造一个企业家的灵魂。
同时,企业家的工作也不是简单的事情,在创建事业和推动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家经常要承受巨大的压力,时刻准备面对失败,并为之承担责任甚至自我。一个人没有一种以死谢罪于社会的勇气,他就决不配做企业家。这种以身家性命相搏的精神和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勇气,是一个优秀企业家的第一素质。中国社会再也不能给各种败家子以任何可乘之机,让一些沉渣泛起,随意践踏社会资源。我们再也不能允许一些所谓的“企业家”、一些企业死魂吞噬这个社会的“空饷”。
任何希望成为企业家的人都必须明白;真正的企业家既不是自封的,也不是提拔的,更不是通过关系钻营出来的。真正的企业家只能是在市场竞争中依靠其人格魅力和对社会生活的洞察力,把握全局,承担社会责任和在为社会作贡献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家离不开学校的培养,学校给予企业家哲学、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基础知识以及技能和能力的训练。企业家更离不开企业管理的实践,离不开市场的锻造与锤炼。
我们一般将企业家分为两类:一类是董事长;一类是总经理。
董事长就是领着10万人在深山里开路,能够爬到最高处,准确无误地下达前进方向命令的人。他的决定不仅干系到事业成败,也干系到三军生死存亡。因此,确定目标是董事长的第一任务。董事长的第二任务则是选择贤能,就是从10万人中选出100人,让1人管1000人,从而令这1000人能按照既定方向在荆棘丛中砍出一条路来。
……
节选
跨越三百年的自卑——搜狐网站CEO张朝阳
刚才说过了,因为我们刚刚从三百年的落后的谷底开始攀升,我们似乎找到了一条通往富强的道路,我们已经习惯于不相信自己,我们刚刚受到了一些鼓励,取得了一些经济上的发展,但是还习惯于自责自愧。我们已经颤颤微微地站了起来,但是还是有些羞愧、不知所措。面对西方——我们永远相信的西方——代表的质量、信誉、发达,我们又该怎样正视自己?我的一个朋友曾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他是美国一家大公司的老板,而他是一个中国人、美籍华人。当他到中国跟中国的一个单位来谈判的时候,带的助手是个美国人。他发现,当他的助手在发言的时候,我们的中方代表如在接受一段真经似的,助手说什么都唉呀是,是,是,说得很对,都赶快记下来,而当他说话的时候,好像对方却不以为然。直到后来中方才搞清楚,原来他才是大老板。由此我就想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面,因为西方列强的几百年前把中国的国门打破,当他们用稍稍发达一点的科学技术制造的枪炮把我们清朝或者明朝的铁骑军队,轻易地一排排放倒的时候,中国人在那一刻就彻底丧失了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一个泱泱大国的自信心。而在过去的几百年的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志士仁人一直在寻求自救,来寻求自我,来建立自己的自信。直到现在我们终于找到了道路。但是我们仍然背负着历史沉重的包袱,沉重的自卑感,这导致我们对很多事情往往不能不亢不卑地来面对世界。实现了一些成就,我们就感到沾沾自喜;能够跟西方人平起平坐,以对西方能够说不而感叹到扬眉吐气。我们觉得能够挑战西方,觉得我们终于可以做到了。实际上,这里面还是隐隐约约包含着一种自卑感。大到很多大的问题,小到我们每日每时的做人,在跟西方谈判合作,等等,都是如此。
人们常说一个贵族需要几代人的培养。也许等到在新世纪里面,在几十年以后,中国真正的富强了,发达了,能够跟西方真正在财富上平走平坐的时候,我们的心理才能调整到一种平起平坐、一种不亢不卑的状态。但是要记住:我们中国人是非常聪明的,非常善于思考的。我们为什么不能提前在我们新的世纪、新的经济、真正的财富、经常发达的到来之前,提前跨越这三百年的自卑,以一种儒雅平和的心态,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呢?
张朝阳简介:
1964年出生于西安,198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86年考取CUSPEA(李政道奖学金),赴美留学,1993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96年,他成功引进风险投资,在国内创办互联网络公司。1998年网上搜索引擎“搜狐”启动。并在收购国内最大的年轻人社区网站ChinaRen后,建立起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搜狐公司也于2000年7月12日,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NASDAQ)上市,由国内品牌成长为一个国际著名品牌。
基于搜狐公司的成功业绩,1998年11月,张朝阳被美国《时代周刊》誉为全球50位“数字英雄”之一;1999年7月张朝阳被《亚洲周刊》选为封面人物;2000年3月12——14日,以惟一的中国企业代表的身份,参加由各国政府官员和企业领袖组成的“2000全球互联网峰会”,并作为专题演讲代表,在会上作了题为“互联网对中国的影响”的重要发言;2001年5月,张朝阳参加《财富》全球论坛,并在“中国新一代创业者”主题论坛上发表重要讲话,与此同时,张朝阳被《财富》杂志评为“将在未来十年协助塑造商业世界的新面貌”的便于5位企业新星之一。
2000年1月1日,在新千年的第一天,张朝阳应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和湖南卫视邀请走上岳麓书院计坛,发表题为《跨越三百年的自卑》的演讲;湖南卫视及其网站同时直播了此次演讲报告会,共同分享“搜狐”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