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吕思勉
页数:1536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6821613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现代史学四大家之一吕思勉先生所著四部断代史的第三部,为其毕生学术功力真正之所在,备受史学界所推崇,是研究两晋南北朝史的最基本参考书之一。本书分前后两部分,上半部叙述政治历史的变革,包括王朝的兴衰,各种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各个时代的政治设施及其成败得失,以及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及邻国的关系等;下半部对该时代的社会文化作了全面而系统的叙述,实际上是一部广义的社会文化史,涉及社会组织、社会等级、农工商业、衣食住行、人民生计、政治制度、学术宗教等方面。先生逊言:“论古史材料,古史年代,中国世族起源及西迁,古代疆域,宦学制度,自谓甚佳。”
本书充分体现了吕思勉的历史研究方法,从始至终,充斥着各种读史法门、史学观点,索隐钩沉,纵横开阖,史料充足,然后鞭辟入里,一针见血,又极喜翻案,阅读之下,或者豁然开朗,或者瞠目结舌。每一小节,都足以成就一篇重大论文。民国期间,就被列为齐鲁大学国学院的专著汇编,之后更成为全国高校的历史必读教材。
作者简介
吕思勉(1884—1957), 现代史学四大家之一。字诚之,江苏常州人,15 岁入县学,20 岁自学古史典籍;早年执教于常州学堂,负笈从学的就有后来成为文史大家的钱穆、赵元任、黄永年等;后任教于上海光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吕思勉读书广博,治学严谨,通贯各时代,周赡各领域,蔚为一代史学宗师,代表著作有《先秦史》《秦汉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断代四史,及《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吕思勉读史札记》《中国民族史》《中国制度史》《文字学四种》等。
本书特色
国人缺乏的不是历史知识,而是历史观点,明确以大历史观为重的史学著作;
与陈寅恪、钱穆、陈垣并称“现代史学四大家”,吕思勉毕生功力所在,四大断代史之一;
黄仁宇、易中天承其衣钵,高校学生历史必读教材;
从始至终,充斥着各种读史法门、史学观点,索隐钩沉,纵横开阖,史料充足,然后鞭辟入里,一针见血,又极喜翻案,阅读之下,或者豁然开朗,或者瞠目结舌。每一小节,都足以成就一篇重大论文。
目录
第一章总论1
第二章晋初情势10
第一节政俗之敝10
第二节戎狄之患18
第三节封建之制28
第三章西晋乱亡33
第一节齐献王争立33
第二节八王之乱(上)40
第三节八王之乱(下)49
第四节洛阳沦陷58
第五节长安倾覆66
第六节巴氐据蜀73
第七节张氏据河西82
第八节鲜卑之兴84
第九节荆扬丧乱93
第四章东晋初年形势105
第一节元帝东渡105
第二节北方陷没107
第三节东晋初年内乱126
第四节成、康、穆间朝局141
第五章东晋中叶形势(上)147
第一节刘、石兴亡147
第二节后赵盛衰155
第三节冉闵诛胡164
第四节庾氏经营北方173
第五节桓温灭蜀178
第六节殷浩、桓温北伐182
第七节桓温废立198
第六章东晋中叶形势(下)203
第一节秦灭前燕203
第二节秦平凉州、仇池207
第三节秦平铁弗氏、拓跋氏211
第四节肥水之战219
第五节后燕、后秦之兴226
第六节秦、凉分裂236
第七节拓跋氏再兴247
第八节后燕分裂灭亡253
第九节秦、夏相攻264
第七章东晋末叶形势270
第一节道子乱政270
第二节孙恩之乱278
第三节桓玄篡逆281
第四节宋武平南燕291
第五节宋武平卢循、谯纵295
第六节宋武翦除异己300
第七节宋武暂平关中305
第八节魏并北方315
第八章宋初南北情势330
第一节宋初内衅330
第二节拓跋氏坐大(上)340
第三节拓跋氏坐大(下)348
第四节宋初与魏兵衅355
第五节义民抗魏(上)360
第六节义民抗魏(下)367
第七节魏太武南寇374
第九章宋、齐兴亡386
第一节元凶弑逆386
第二节孝武世诸王之祸390
第三节前废帝之败398
第四节子勋败亡410
第五节宋失淮北416
第六节明帝诛戮宗室大臣426
第七节宋治盛衰431
第八节后废帝之败434
第九节齐高篡宋443
第十章齐、梁兴亡449
第一节齐武、文惠猜忌杀戮449
第二节郁林王之败454
第三节明帝诛翦高、武子孙461
第四节齐治盛衰467
第五节东昏时内外叛乱472
第六节梁武代齐480
第十一章元魏盛衰493
第一节冯后专朝493
第二节孝文迁洛501
第三节齐魏兵争511
第四节梁初与魏战争517
第十二章元魏乱亡532
第一节魏政荒乱(上)532
第二节魏政荒乱(下)542
第三节北方丧乱548
第四节尔朱荣入洛560
第五节梁武政治废弛566
第六节梁纳元颢577
第七节孝庄帝杀尔朱荣585
第八节齐神武起兵593
第九节魏分东西602
第十节东西魏争战611
第十三章梁、陈兴亡617
第一节侯景乱梁(上)617
第二节侯景乱梁(中)624
第三节侯景乱梁(下)632
第四节江陵之变641
第五节陈武帝却齐师654
第六节陈平内乱(上)662
第七节陈平内乱(中)668
第八节陈平内乱(下)674
第十四章周、齐兴亡682
第一节齐篡东魏682
第二节文宣淫暴690
第三节孝昭、武成篡夺701
第四节武成、后主荒淫709
第五节周篡西魏724
第六节周、齐兵事730
第七节陈取淮南735
第八节周灭北齐738
第九节陈失淮南746
……
第十五章南北统一750
第十六章晋、南北朝四裔情形775
第十七章晋、南北朝社会组织888
第十八章晋、南北朝社会等级955
第十九章晋、南北朝人民生计1012
第二十章晋、南北朝实业1062
第二十一章晋、南北朝人民生活1110
第二十二章晋、南北朝政治制度1200
第二十三章晋、南北朝学术1317
第二十四章晋、南北朝宗教1448
《中国大历史:两晋南北朝史(下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