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广东省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优化配置研究-(含上中下册)

封面

作者:樊杰主编

页数:1436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03024632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国土资源开发和国土空间利用为主线,创新国土规划的编制理念,突出国土规划的特色和价值,结合我国现阶段空间规划体系的特点和部门职能,采用全新的编写方式,以”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的总体部署”为总纲,从”提升核心区域、国土均衡发展”等两个区域层面和”优化生活空间、调整生产空间、整治生态空间”等三个类型系列,通过改善国土开发利用的支撑体系、土地利用的统筹落实,构造《广东省国土规划》报告的基本结构。

作者简介

  李文美,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兼任中国禁毒基金会理事,中国医学装备协会POCT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临床检验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学检验产业分会副会长,全国医学实验室及体外诊断系统标准化委员会(SAC/TCl36)常委。
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和生命科学学院。1992年创办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从事POCT产业的创业板上市企业,具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自检型快速诊断)、国家发改委生物工程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等荣誉资质。在纳米金、免疫荧光、微流控等检测平台方面经验丰富,通过开展自主研发、产学研结合、国际合作等项目,实现POCT前沿技术的应用及科研成果的推广,产品涵盖传染病、药物滥用、心血管疾病、炎症感染、呼吸道疾病、肿瘤、优生优育等领域。
获得授权发明专利8项,主持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彩色微球分子诊断技术及重大传染病系列诊断产品高技术产业化”,国家科技部“863”重大专项“新型临床即时检测分析(POCT)仪器与试剂一体化检测系统的研制”、“重要禁用兽药快速免疫检测技术及产品”,国家火炬计划专项“重大传染病艾滋、疟疾快速检测试剂产业化”,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艾滋、梅毒、乙肝、丙肝快速检测试剂盒产业化技术改造项目”、广东省产学研项目“纳米发光材料体外(荧光POCT)、体内(免疫靶向)诊断系统的开发”等国家、省市级项目十余项。参与卫生计生委重大专项“重组蛋白和抗体库研制平台”、“传染病现场快速诊断试剂的研制”,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快速检测试剂盒和仪器的研发与产业化”、“心肌损伤标志物超微量快速检测产品的研发”、“重大慢病筛查和监测新设备研发”,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双向凝胶电泳(2DE)成套设备技术开发与应用的研究”等项目。

梁国威,航天中心医院检验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1年毕业于吉林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2003~2006年于北京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攻读硕士,获医学硕士学位。目前,兼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检验学系第二届学系成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临床检验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动脉粥样硬化检验医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医师协会医学检验专科医师(技师)分会常务理事,北京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学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
主要从事临床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方面的医疗、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代谢性疾病的生化和分子诊断标志物的临床应用研究。负责完成航天中心医院资助课题5项,航天部资助课题2项。获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发明专利2项,共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专著1部,主译著作1部。

陈婷梅,重庆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任重庆市医学会检验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编委。1992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原医学检验系),获学士学位,1995年、2007年分获重庆医科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学位、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等教学与研究工作,主编第一最规划教材3本,参编第一最规划教材10余本;负责主持省部级教育教学改革重大课题“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1项,主持一般课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等2项,参加教育部“国家教学团队”、教育部“国家特色专业”、重庆市级特色专业、重庆市教委“高校市级人才模式创新实验区”等多项质量工程项目,获得各级教学成果奖4项,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高等教育的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做了一些创新性工作。
科研方向为“肿瘤微环境与肿瘤细胞侵袭转移、肿瘤免疫抑制”,负责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重庆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重庆市教委首批高等院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等,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相关专著1部。

于学忠,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教授、主任、博士生导师。
20世纪80年代先后就读于第四军医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比利时LeuVen大学,20世纪90年代末期回国工作,在此期间偶遇急诊医学在中国快速发展之机遇,有幸师从于中国急诊最一人,成为急诊医学历史上首批急诊专业研究生,终不负师命,成长为急诊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就职于北京协和医院,同时兼职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国家卫计委急诊专业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中国急救医学杂志》编委会主任委员,《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中国全科医学杂志》、《中国转化医学》等多种杂志编委,卫计委应急专家委员会专家。
从事急诊医学近40年,一路摸爬滚打,饱尝学科发展之酸甜苦辣,倍感从事急诊医学之艰辛,也亲眼目睹急诊医学之飞速发展,培养研究生数十名,虽不敢称桃李满天下,希望将急诊理念、急诊感悟、急诊未来的发展蓝图播送至全国的急诊医学上。在从事急诊医学数十年期间,先后承担国家和北京市相关科研课题,获得国际及国内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十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副主编学术专著30余部,参编有关学术专著50余部。

本书特色

  《广东省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优化配置研究(套装上中下册)》是同土资源部开展新一轮同土规划试点、同土资源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委托中国科学院牵头的《广东省同土规划》项目的研制成果。首次采用生活空间、生产空间和生态空间构成的空间结构为主线,系统分析了广东省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优化配置的重大问题,沦证了包括功能区划、点轴系统、海陆统筹和区域开放合作等核心内容的总体布局方案,从国土开发中提升核心区域与国土均衡发展的两个区域层面,以及优化生活空问、调整生产空间、整治生态空问三个类型系列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提出了土地资源统筹配置为落脚点的观点与策略。内容南规划文本、研究报告、图集和工作文件等部分整合而成。其中,第一章总论为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的《广东省国土规划(2006-2020年)》文本。这项研究成果和这本专著,对全面开展省级国土规划工作具有示范作用,对完善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开展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做了有益的理论和方法尝试。
《广东省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优化配置研究(套装上中下册)》可供城乡规划、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功能区规划、罔土规划等同土空间规划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专业研究人员和相关专业学生参考,也可用作多规合一探索和实践的参考文献。

目录

上册
第一章 塑造和谐、可持续、富有竞争力的国土空间——广东省国土规划
第一节 国土规划的战略目标
第二节 国土开发的总体格局
第三节 提升核心区域——珠三角
第四节 国土均衡开发与协调发展
第五节 优化生活空间
第六节 调整生产空间
第七节 整治生态空间
第八节 国土支撑体系的建设
第九节 土地资源的统筹配置
第十节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第二章 土地可持续利用与人地关系协调
第一节 研究定位与主要内容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三节 土地需求趋势及土地供给潜力分析
第四节 土地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分区
第五节 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及优化配置目标模式
第六节 土地可持续利用保障措施与人地关系协调对策研究
第三章 水资源供需分析与可持续利用
第一节 水资源及水资源利用概况
第二节 需水量预测与供需平衡分析
第三节 水资源质量及其影响因子
第四节 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与水源地布局
第五节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措施
第四章 能源和主要矿产资源开发与保障
第一节 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形势分析
第二节 能源和主要矿产资源供需形势预测分析
第三节 能源及主要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布局方案
第四节 能源及主要矿产资源开发与保障战略
第五章 海岸带和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
第一节 海洋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评价
第二节 海岸带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研究
第三节 海岸带和海洋资源开发方向和重点
第四节 海岸带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空间框架
第五节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第六节 对策与措施
第六章 生态环境建设与绿色发展
第一节 生态环境态势与空间特征
第二节 生态环境未来发展趋势
第三节 生态环境对区域发展的支撑能力
第四节 生态环境建设空间管制与重大工程
第五节 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实施的支撑体系
第七章 自然灾害特征与防灾减灾
第一节 自然条件和孕灾环境
第二节 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第三节 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第四节 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评价与前景预测
第五节 自然灾害区划
第六节 土地利用安全区划与土地利用
第七节 防灾减灾重点工程规划及保障机制与措施

中册
第八章 人口与城镇化的区域格局变化趋势
第一节 对已有规划的发展情景的评述
第二节 人口与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及总体战略
第三节 人口与城镇化的区域格局特征及构想
第四节 重点城镇密集区的空间格局及发展战略
第五节 人口与城镇化发展的宏观调控政策与建议
第九章 产业布局与开发区(产业基地)的空间引导
第一节 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判断
第二节 产业发展目标与策略选择
第三节 先进工业化基地的建设
第四节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第五节 现代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
第六节 产业空间引导
第十章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空间变化格局
第一节 广东省综合交通发展分析
第二节 铁路与城际轨道交通发展与规划
第三节 公路网通达性空间格局
第四节 港口分布与水运发展
第五节 机场布局与发展规划
第六节 能源战略与管道运输
第七节 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
第十一章 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未来情景分析
第一节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第二节 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与未来情况分析
第三节 广东中长期基本战略和实施对策
第十二章 空间开发与区域统筹发展战略研究
第一节 空间开发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现有空间规划对全省空间结构组织的构想
第三节 影响广东未来15年空间开发的驱动力分析
第四节 广东省未来15年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取向
第五节 促进区域统筹发展的机制和模式研究
第十三章 泛珠三角国土开发区域合作
第一节 广东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基础
第三节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总体战略框架
第四节 广东省及其他核心区域(城市)在泛珠三角中的功能定位
第五节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重点领域
第六节 泛珠三角重点地域空间整合
第七节 国际区域合作模式和政策借鉴
第八节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政策与措施
第十四章 广东省国土综合功能区划
第一节 功能区划的指导思想、目标与实施框架
第二节 与功能区划相关的已有区划评价
第三节 功能区划的基础条件评价——自然、人口与经济活动的空间态势
第四节 功能区划原则和指标体系
第五节 区划方案

下册
第十五章 广东省国土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第一节 系统建设的背景与原则
第二节 已有数据/已有相关信息系统调研
第三节 用户调查及需求分析
第四节 系统架构
第五节 基于Web的国土数据上报系统
第六节 基于C/S结构的国土规划空间分析系统
第七节 系统实施与部署
第十六章 广东省国土规划的保障体系研究
第一节 研究的意义、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节 国内外国土规划保障体系综述
第三节 广东省国土规划保障体系构建
第四节 广东省国土规划保障体系
附录
参考文献
附件
附1 项目设计书
附2 专题研究初步观点
附3 基本思路
附4 工作简报
附5 媒体报道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广东省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优化配置研究-(含上中下册)》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627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