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康之著
页数:389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01015610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类进入了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与之相伴的是社会呈现出了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并以风险社会和危机事件频发的形式直接作用于我们的生活,使人的共生共在的主题突出了出来。全球化、后工业化意味着人类社会的再一次历史性转型,即实现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中,社会建构是从抽象的、原子化的个人出发的。启蒙思想设定了人的权利,随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兴起则发现了人是利益的追逐者,并据此而建构起了我们既已拥有的这个社会。鉴于这个社会已经陷入了风险和危机事件频发的状态,面向未来的社会建构方案必须实现出发点的根本性变革。我们认为,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建构需要从人的共生共在出发。在此过程中,社会科学研究所应承担起的使命就是,探索如何从人的共生共在出发去开展社会建构。
作者简介
张康之,江苏铜山人,1957年出生,哲学博士,南京大学服务型政府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五、第六届常务理事,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规划评审专家,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执行编委,全国MPA核心课程“公共伦理”师资研讨班授课专家。出版专最、教材3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 1999年获首届全国第一博士学位论文奖,2013年获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第一成果奖一等奖,2015年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1O年、2014年分获北京市第十一、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第一成果奖一等奖。主要研究领域:行政哲学与文化。
本书特色
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类进入了全球化、后工业 化进程,与之相伴的是社会呈现出了高度复杂性和高 度不确定性,并以风险社会和危机事件频发的形式直 接作用于我们的生活,使人的共生共在的主题突出了 出来。全球化、后工业化意味着人类社会的再一次历 史性转型,即实现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
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中,社会建构是 从抽象的、原子化的个人出发的。启蒙思想设定了人 的权利,随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兴起则发现了人是 利益的追逐者,并据此而建构起了我们既已拥有的这 个社会。鉴于这个社会已经陷入了风险和危机事件频 发的状态,面向未来的社会建构方案必须实现出发点 的根本性变革。我们认为,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 的社会建构需要从人的共生共在出发。在此过程中, 社会科学研究所应承担起的使命就是,探索如何从人 的共生共在出发去开展社会建构。
《为了人的共生共在(精)》是张康之研究政治哲 学的专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