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肖俊涛
页数:374
出版社: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
ISBN:978756251978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作者简介
肖俊涛,湖南南阳人,1973年5月出生。2000年晋升为讲师,2002年华东政法学院法律专业毕业,硕士学位。1995年至今任教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从事“经济法”、“税法”教学十余年,历任教研室主任、学生科长、学工部副部长、宣传部部长等职。目前在各类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十余篇。在研省级课题一项,校级课题一项。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税法的指导用书,由税法与财务法规两部分构成,其中又以税法为重点加阐述,将我国现有的23个税种均给予了介绍,有详有略,重点突出,在对基本原理、基本知识阐述的基础上,又注重对知识的更新,依据较新或近期修改的有关税法与财务法规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内容编著,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目录
第一章税法概述
第一节税法的概述
第二节税法要素
第三节税法分类
第四节税法的作用
第五节我国税法的历史
第六节我国税法改革的思路
第二章增值税法
第一节增值税概述
第二节征税范围及纳税人
第三节税率
第四节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五节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的计算
第六节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七节出口货物退(免)税
第八节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期限与地点
第九节增值税的减免税与起征点
第十节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及管理
第十一节增值税改革的思路
第三章消费税法
第一节消费税概述
第二节消费税纳税人、税目和税率
第三节消费税的计算
第四节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五节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六节进口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七节出口应税消费品退(免)税
第八节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纳税期限与纳税地点
第九节我国消费税改革的思路
第四章营业税法
第一节营业税概述
第二节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和税率
第三节计税依据与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四节税收优惠
第五节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期限与地点
第五章城市维护建设税法和教育费附加
第一节城市维护建设税法
第二节教育费附加
第三节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改革的必要性与思路
第六章企业所得税法
第一节企业所得税法概述
第二节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和税率
第三节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四节资产的税务处理
第五节核定征收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六节税收优惠
第七节税额扣除
第八节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第七章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第一节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概述
第二节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和税率
第三节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第四节资产的税务处理
第五节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六节税收优惠
第七节境外所得已纳税款的扣除和关联企业的业务往来
第八节税收征管
第九节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改革
第八章个人所得税法
第一节个人所得税法概述
第二节纳税义务人
第三节应税所得项目及税率
第四节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与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五节境外所得的税额扣除
第六节税收优惠
第七节纳税申报与缴纳
第八节个人所得税的改革
第九章资源税法
第一节资源税概述
第二节纳税义务人、税目、税额和计算
第三节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
第十章城镇土地使用税法
第一节纳税义务人、征税范围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二节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
第十一章房产税法
第一节征税范围、征税对象和纳税义务人
第二节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三节税收优惠
第四节征收管理
第十二章城市房地产税法
第十三章土地增值税法
第一节土地增值税概述
第二节纳税义务人和征税范围
第三节税率与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四节税收优惠与征收管理
第十四章契税法
第一节征税对象
第二节纳税义务人、税率、计税依据与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三节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
第十五章耕地占用税法
第十六章房地产业税制的改革
第十七章车船使用税法
第一节征税范围、纳税义务人和税率
第二节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三节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
第十八章车船使用牌照税法
第十九章印花税
第一节印花税概述
第二节纳税义务人
第三节税目、税率
第四节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五节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
第六节印花税的改革
第二十章车辆购置税法
第一节征税范围、纳税义务人和税率
第二节车辆购置税的计算
第三节车辆购置税的减免与征收
第四节车辆购置税的退税
第二十一章农业税法和牧业税法
第一节农业税法
第二节农业特产税法
第三节牧业税法
第四节农业税税制的改革
第二十二章关税
第一节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关税税率的设置和适用
第二节进出口货物完税价格的确定
第三节进出口货物关税的征收
第四节进境物品进口税的征收
第五节税收保全与税收强制执行
第二十三章屠宰税法和筵席税法
第二十四章汽车生产企业与教育事业单位的纳税分析
第一节汽车生产企业纳税分析
第二节教育事业单位纳税分析
第二十五章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节税收征收管理法概述
第二节税务管理
第三节税款征收
第四节税务检查
第五节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章税务行政法制
第一节税务行政处罚
第二节税务行政复议
第三节税务行政诉讼
第四节税务行政赔偿
第二十七章会计法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会计核算
第三节会计监督
第四节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第五节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章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规定
第一节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
第二节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
第三节财务会计报告的对外提供
第四节法律责任
参考文献
第一节税法的概述
第二节税法要素
第三节税法分类
第四节税法的作用
第五节我国税法的历史
第六节我国税法改革的思路
第二章增值税法
第一节增值税概述
第二节征税范围及纳税人
第三节税率
第四节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五节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的计算
第六节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七节出口货物退(免)税
第八节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期限与地点
第九节增值税的减免税与起征点
第十节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及管理
第十一节增值税改革的思路
第三章消费税法
第一节消费税概述
第二节消费税纳税人、税目和税率
第三节消费税的计算
第四节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五节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六节进口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七节出口应税消费品退(免)税
第八节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纳税期限与纳税地点
第九节我国消费税改革的思路
第四章营业税法
第一节营业税概述
第二节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和税率
第三节计税依据与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四节税收优惠
第五节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期限与地点
第五章城市维护建设税法和教育费附加
第一节城市维护建设税法
第二节教育费附加
第三节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改革的必要性与思路
第六章企业所得税法
第一节企业所得税法概述
第二节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和税率
第三节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四节资产的税务处理
第五节核定征收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六节税收优惠
第七节税额扣除
第八节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第七章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第一节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概述
第二节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和税率
第三节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第四节资产的税务处理
第五节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六节税收优惠
第七节境外所得已纳税款的扣除和关联企业的业务往来
第八节税收征管
第九节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改革
第八章个人所得税法
第一节个人所得税法概述
第二节纳税义务人
第三节应税所得项目及税率
第四节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与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五节境外所得的税额扣除
第六节税收优惠
第七节纳税申报与缴纳
第八节个人所得税的改革
第九章资源税法
第一节资源税概述
第二节纳税义务人、税目、税额和计算
第三节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
第十章城镇土地使用税法
第一节纳税义务人、征税范围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二节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
第十一章房产税法
第一节征税范围、征税对象和纳税义务人
第二节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三节税收优惠
第四节征收管理
第十二章城市房地产税法
第十三章土地增值税法
第一节土地增值税概述
第二节纳税义务人和征税范围
第三节税率与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四节税收优惠与征收管理
第十四章契税法
第一节征税对象
第二节纳税义务人、税率、计税依据与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三节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
第十五章耕地占用税法
第十六章房地产业税制的改革
第十七章车船使用税法
第一节征税范围、纳税义务人和税率
第二节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三节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
第十八章车船使用牌照税法
第十九章印花税
第一节印花税概述
第二节纳税义务人
第三节税目、税率
第四节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五节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
第六节印花税的改革
第二十章车辆购置税法
第一节征税范围、纳税义务人和税率
第二节车辆购置税的计算
第三节车辆购置税的减免与征收
第四节车辆购置税的退税
第二十一章农业税法和牧业税法
第一节农业税法
第二节农业特产税法
第三节牧业税法
第四节农业税税制的改革
第二十二章关税
第一节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关税税率的设置和适用
第二节进出口货物完税价格的确定
第三节进出口货物关税的征收
第四节进境物品进口税的征收
第五节税收保全与税收强制执行
第二十三章屠宰税法和筵席税法
第二十四章汽车生产企业与教育事业单位的纳税分析
第一节汽车生产企业纳税分析
第二节教育事业单位纳税分析
第二十五章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节税收征收管理法概述
第二节税务管理
第三节税款征收
第四节税务检查
第五节法律责任
第二十六章税务行政法制
第一节税务行政处罚
第二节税务行政复议
第三节税务行政诉讼
第四节税务行政赔偿
第二十七章会计法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会计核算
第三节会计监督
第四节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第五节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章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规定
第一节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
第二节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
第三节财务会计报告的对外提供
第四节法律责任
参考文献














